u盘2013年销量 (u盘销量排名)

你现在还经常使用U盘吗?

过去十多年里,U盘曾经是我们不可或缺的移动存储工具。它体积小巧,携带方便,数据存储隐私性好。

你可能不知道,我们非常熟悉的U盘是中国人发明的,核心专利掌握在中国公司手里,曾是我们国人的一大骄傲。

但是最近,这家公司遇到麻烦了:这项核心专利过期了。

▏凭一项专利躺赚20年

这家拥有U盘核心专利的公司叫朗科科技,在1999年首创了基于USB接口、采用闪存介质的存储产品。在当时属于一项开创性发明,是计算机存储领域此前20年来唯一属于中国人的原创性发明专利成果。还在2013年获得了第十五届中国知识产权电脑最高奖项——中国专利金奖,在当时分量很重。

从此,朗科科技就过上了顺风顺水的日子。这项专利是朗科公司发家的核心优势,是其业绩的主要来源。

就拿2018年来说,根据朗科科技的财务报告,2018年的营业收入是9.7亿元,净利润是6450万元。在这当中,专利授权的收入是3629万元。

虽然看起来在总营收里,专利授权收入并不高,但是要知道,这笔收入的毛利率是100%,意味着专利授权收入占到了公司总利润的一半。

而产品销售虽然对营收贡献很大,占到公司总营收的超过90%,但是毛利率却很低。闪存应用产品、移动存储产品和闪存控制芯片及其他的毛利率分别仅为6.87%、5.40%和5.37%。

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我们就得来看看朗科科技的这项核心专利到底保护的是什么。

朗科科技的这项发明专利,“用于数据处理系统的快闪电子式外存储方法及其装置”(专利号“ZL99117225.6”),简称“99专利”。

公司购买现成的快闪存储介质(Flash Memory),采用自主研发的存取控制固件和软件等技术封装,成为我们日常使用的U盘。由于主要部件存储介质需要外购,所以朗科科技的产品毛利率不高。

但同时,这项专利还具有比较高的壁垒,金士顿、闪迪、PNY、三星、阿里巴巴、旋极信息等多家知名公司都曾踩坑朗科科技的该项专利,以至于凡是市面上需要涉足闪存领域的公司,几乎都要获得朗科科技的该项专利授权,都绕不开他。

对于侵权企业,朗科科技打起专电脑利官司来毫不手软。2004年美国国家专利局也通过了朗科科技的专利申请。专利在手的朗科随后向各家U盘生产商发起专利战,2006年起诉索尼专利侵权,最后索尼赔偿1000万美元;2008年起诉美国PNY公司专利侵权,PNY赔偿771万美元。朗科的专利战屡战屡胜。

就这样,朗科科技在过去20年里,靠收取专利授权费,和专利侵权诉讼赔偿,就赚取了大量利润。

但是在20年间,公司再没有取得更多的研发成果。这就造成了到现在,专利保护期20年大限已到,公司却没有更多的新产品形成新的利润来源。朗科科技董秘办工作人员透露,“99专利”的终止将剧烈冲击专利维权带来的营收收入,公司目前尚无有效措施从根本上解决专利终止对公司造成的影响。

20年来一直躺在核心专利上吃老本的朗科科技,现在面临着老本已吃光,却没种出新粮的局面。

▏U盘市场萎缩,新兴技术迭出

更要命的是,移动存储市场风云变幻,人手一只U盘的时代已经过去。

在整个移动存储市场中,闪存卡+U盘只占到整体规模的10%。目前国内U盘市场下滑速度非常快。在“卖一个只赚1元”的行情下,U盘已经沦为礼品市场,对于产业主流企业而言,已然是边缘化产品。而且随着替代品的逐渐成熟,U盘行业市场已经全面萎缩。

U盘现在仍处于一个非常尴尬的阶段。未来U盘的出路在哪里?有市场分析师指出:“TYPE-C”是唯一出路。TYPE-C速度快、和手机接口基本重叠,可以当做手机扩充存储。另一方面,“创新性”也是U盘销量回春的方法,现在推出的指纹U盘、无线u盘、手机U盘等都给U盘市场带来一定回血。而“个性化定制”也是面向年轻消费群体的制胜法门。

但是否有回天之路,也未可知。不论是其他存储介质的发展(比如SSD)、云存储的普及或者手机等数码产品的智能化,可替代性选择的增多都成为移动存储发展的障碍。

一方面是SSD等相似产品崛电脑起,分流市场份额。增长最强劲的SSD,市场份额已经占到整个移动存储市场份额的42%。

另一方面,云盘、网盘、微盘等兴起,U盘的使用人群在逐渐转移。拿个人云盘来讲,随着宽带提速、移动互联网普及,个人云盘市场增长迅猛。PC端月活用户规模稳定在1.6亿以上。移动端月活跃用户超过7500万,同比增长率超过25%。云盘使用方便、无需携带,加速冲击了用户对U盘的需求量。

此外,设备间的数据传输,也不再依赖U盘这类外部设备作为中转。比如Keyssa研发的无线传输技术“kiss”,当两台计算设备靠近时可以在几秒内传输大容量文件,比如电影。已经与英特尔联合研发可以用在2合1笔记本上的无线传输解决方案。还与三星、富士康等企业合作开发用于手机的快速无线传输方案。

▏科技企业研发和专利布局的正确姿势

朗科科技是国内为数不多的靠专利发展壮大的企业。按说是有很不错的基础。可惜占得先机,却没能持续领跑。

手里只拿着一个核心专利,却没有持续研发更新技术,没有办法与时俱进。结果只能是被技术进步所淘汰。

根据朗科科技2018年财报,公司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只有2.22%。

而根据证券时报的数据,A股市场有140家公司研发支出占营业收入的比例超过10%,其中34家公司这一比例甚至超过了20%。

研发是企业技术和产品升级的源泉,尤其是对于科技和制造企业而言。一个企业如果没有技术或产品研发,安于现状,往往不进则退,难以获得长远的发展。

在技术不断更新的大环境下,仅仅依靠单项技术领先,不能为企业形成持续的造血能力。科技企业必须与时俱进,持续研发积累的技术领先优势才是科技公司长久生存的根本。

很多中国公司都面临类似的问题,只手握一项专利是没用的,不能形成足够的技术壁垒,也不能形成产业链把控能力。最终还是会受制于人。

都说“一流企业卖标准;二流企业卖专利;三流企业卖产品;四流企业卖苦力。”拥有自主研发的优质专利,公司就有了收入来源,有了生存根基。

像朗科科技这样靠专利授权赚取利润的商业模式,难道不好吗?

答案是,可以很好,但科技的红舞鞋一旦穿上就不能停。

国际上有很多靠专利吃饭的企业。最著名的一家是高通。高通起家的核心技术是CDMA,拳头产品是基带芯片,用在手机里,是移动通信必不可少的核心部件。

这些年,高通也是收专利授权费收到手软。2018年高通专利授权部门公布的收入为51亿美元,净利润35亿美元。

跟朗科科技一样,专利授权是高通最关键的收入来源。虽然专利授权收入在营业收入中的占比不是最大的,但是对利润的贡献是最大的。

那你可能不禁会问:为什么高通一直发展的好好的,没有像朗科科技这样,遇到专利到期的尴尬呢?电脑

原因在于,想要一直吃这碗饭,就要在技术研发上持续不断地投入,不断地产出新成果。

高通在上世纪80年代成立,开始研发CDMA技术。当时移动通信还处在2G时代。到了3G时代,高通的技术一跃成为移动通信的主导技术,在随后的4G时代,高通依然走在技术的前沿。

面对即将到来的5G时代,高通也早已经做好了准备,已经手持对5G技术潜在但至关重要的专利和待审专利申请,将仍然是无线技术领域的领先者。

专利的保护期是有限的,一项专利迟早会过期。科技企业需要在保护期内,奠定下一轮领先的基础。在核心技术上不断投入研发,不断取得新的成果,才能跨越3代移动通信时代,一直保持领先。

除了在CDMA技术上持续发力,高通在周边领域也都做了布局。高通专利池中的专利数量和创新技术数量急剧增长,并将继续增长,正在申请和已经获得授权的专利,已经达到13万件之多。

反观朗科科技,虽然也申请了300多项专利,但是仍然主要集中在闪存等传统移动存储领域。而传统移动存储正日益被云存储、移动互联等新技术加速取代。而朗科科技在这些流行的前沿领域,却毫无建树。随着技术的更新迭代,朗科科技的整个专利池面临失效的整体性风险。

科技企业的技术研发和专利布局,是一个系统工程。不光要全面覆盖,也要持续不断地进行前沿科技的布局,持续研发,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科技企业。

可喜的是,近年来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在科技研发和专利申请上取得长足进步。

根据联合国专门机构世界电脑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19年世界知识产权指标》,2018年全球专利、商标和工业品外观设计申请量再创新高,中国在世界知识产权多个指标居世界领先地位,并继续推动全球知识产权需求的整体增长。

虽然中国的科技专利在数量上领先,但创新效率的争夺,专利的数量并不是唯一指标,还有专利的质量以及专利转化为产品的成功率。值得关注的就是NASA,有超过2000项高质量的创新专利成功实现转化,我们以前也撰文介绍过NASA:不仅是科幻电影最佳顾问,更是技术转移开路先锋《奥斯卡小金人永不褪色,秘密竟然在NASA手里》。NASA的科研能力,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重新塑造了人类社会。而其内在的创新机制,更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