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后,我换了电脑笔记本,但U盘不动如山,2014年金士顿32仍在使用GB和64GB。这两个U盘陪我走过毕业求职,然后成家,也算是汗马功劳。
然而,千里马也有疲惫的一天。前久前我计划做笔记本Windows11的WTG,没想到其中一个U盘挂了,虽然通过修复手段救活了,但也让我感动了换岗的心。毕竟,发生了一起事故,这意味着未来会有更多的时间。如果你不早点让它退休,有一天你会再次罢工我,这可能会耽误重大事件。
为了保险起见,我启用了新一代U盘——ORICO快闪U盘。它属于ORICO小而快而稳UFSD系列,支持64GB、128GB、256GB、512GB多档容量,接口规格Type-C(USB3.2Gen2,10Gbps标准)和USB-A口(USB3.2Gen1,5Gbps标准)两类。
我以前买过C口512GB品尝新鲜,测试后感觉很可靠,所以这次是回购,特别选择电脑,笔记本电脑USB-A512GB容量,让它的移动存储空间一步到位。
这里给小白科普一下,现在新型U盘有三种接口方式,一种是纯的USB-A与早期U盘相似,但传输标准最高USB3.2 Gen理论上可以实现每秒半GB读写速度;
另一种是Type-C与A口相比,接口的速度翻了一倍,每秒最多可传输1GB数据,而且C口与手机/平板兼容,可以直接插入手机和平板,所以用途更广。
但有些老PC主板和笔记本不支持C口。此时,除了使用C转动A除了转接器,它还有C A嘴的双头U盘更好用。
接下来,用跑分软件测试U盘的读写速度。首先使用ATTO磁盘基准测试,这个软件可以做单次测试和重复读写,我先做单次读写,从512B到64MB基准测得结果如下,最高写入345MB/s,读取最高399MB/s,与官方标准的读写速度基本一致。
接下来再用ATTO4.0连续半小时进行读写测试,判断U盘传输速度是否稳定。由于大量的数据读写会增加U盘或移动硬盘的加热负担,许多移动设备可能会因过热而减速。但ORICO UFSD不但没有掉速,而且在30分钟以上的测试过程中保持不太热的机身温度,可见温度压制和速度控制,ORICO做得恰到好处。
与传统U盘相比,ORICO快闪U盘可以达到更高的速度,持续半小时以上的全速读写,这也是传统U盘难以企及的优势。红外测温枪测量U盘表面温度不超过53℃。
综上所述,无论是这种新型U盘,(ORICO快闪U盘)或移动固态硬盘(PSSD),它们都以快速读写为目标,但固态硬盘的加热问题是不可避免的。快闪U盘可以很好地控制温度,无需主动散热或增加散热介质。这种U盘体积小,速度稳定,不发热,它很可能成为未来U盘的主流形式之一。当然,科技发展有很多变数。如果固态硬盘有一天成本会大幅下降,那么新的U盘和PSSD谁能更胜一筹还不得而知。当然,科技发展有很多变数。如果固态硬盘有一天成本会大幅下降,那么新的U盘和PSSD谁能更胜一筹还不得而知。这篇快闪U盘评论写在这里。我很酷。希望我的实测能给大家提供一些购买移动存储的参考。感觉有用请点赞收藏转发一波,您的支持是我继续分享的动力!下次见。#头条创作挑战# #数码好物推荐###数码好物推荐###数码好物推荐###数码好物推荐###数码好物推荐###数码好物推荐###数码好物推荐##数码好物推荐###数码好物推荐##数码好物推荐##数码好物推荐##数码好物推荐##数码好物推荐##数码好物推荐##数码好物推荐##数码好物推荐# #U盘# #移动存储神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