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们何曾想过有一天会用上 8 核心的笔记本?
时至今日,虽然在 AMD 强力攻势下将 8 核处理器的门槛进一步减低,但在台式机市场都还未完全普及开来,更别提在移动端笔记本市场上更多核心的普及了,好在 2020 CES上宣布的锐龙 4000 系处理器终于投放到了市场上,昔日 2 万元级笔记本上才能看到的 8 核处理器,在近期发布的 4/5 千档位笔记本上也频见身影。
那 8 核心下放到这匪夷所思的价位上,具体表现会不会出意外?今天借着这款华硕的灵锐 14 全金属轻薄本来一探究竟
灵锐 14 配置
CPU:AMD 锐龙7 4700U 8核心 8线程,主频2.0-4.1GHz
集成GPU:Vega7 GPU,448 流处理器,频率1600MHz
内存:双通道16G 3200MHz
屏幕:14 英寸 FHD IPS
固态:512G PCIe SSD
电池容量:50Wh
重量:1.4kg
外观解析
我们先来看看灵锐 14 的外在,作为经常带出街的轻薄笔记本,颜值肯定得说的过去才能拿得出手,这次借到的是偏商务风的耀夜黑
灵锐 14 的 A 面采用的是非常细腻的磨砂金属材质,四周边缘使用了倒角处理,右侧金属高光 LOGO 采用的是下沉镭刻而成,不会突起造成刮蹭脱落的现象。
翻开 B 面能看到 14 英寸的 FHD IPS 雾面屏,左右窄边框实测 5.7mm,屏占比为 85%,摄像头和麦克风阵列集成在顶部,屏幕底部除了 ASUS VivoBook 的 LOGO 外,右侧预贴了一张醒目强调锐龙 7nm X86 移动 CPU 贴纸。
C 面键盘整体做了下沉式处理,因为金属磨砂材质的缘故,下沉交接处的衔接视觉观感不错,灵锐 14 的键盘使用 1.4mm 键程,3 档白色背光,打字时回弹的手感还算不错,顶部功能键作为缩小处理,扩大了主要输入键的间距,右侧还保留了方面文档翻页的功能键。
C 面触摸板除了与面板一致的磨砂处理之外,四周边缘也进行了倒角处理,C 面边缘一圈也用了 CNC 钻石切割,这两处细节处理与磨砂金属形成了视觉反差,拉高了灵锐 14 的整体质感。
D 面也是磨砂金属面板,四周原装脚垫垫高方便散热,但是看到中心只有小范围的开孔,不免对这个 8 核心机器的散热产生担心,具体散热表现下面会有测试,左右两侧为喇叭开孔,内部双通道 16G 3200Mhz 内存为板载设计,不支持再拓展。
除了自带的 M.2 固态硬盘,还留有另外一条 M.2 固态硬盘位方便日后拓展,不过要卸下 9 颗梅花螺丝,四周缝隙贴合非常严密,要使用撬棍和吸盘辅助才能进行拆卸升级,建议一步到位将配置拉满。
拓展接口方面,灵锐 14 提供了 7 个常用的接口,机身左侧分别是 HDMI ,USB3.2 Gen1,USB-C 3.2,3.5mm音频接口,机身右侧是两个 USB2.0 和一个 microSD 读卡卡槽。
灵锐 14 官方宣称厚度为 14.9mm,从图上看来机身厚度比带上壳的手机略厚一点
性能测试
下面让我们来看看这个锐龙 4700U 8核处理器在这个 14.9mm厚的轻薄本里发挥如何,为了方便参考对比,这里选择了与 4700U 定位且价格相当的十代酷睿 i7-10510U 做对比参考。
首先是简单直观的 CPU-Z 4700U 多核得分为 3539 分,比数据库里桌面级的 i7-5960X 得分还高一些,单核也领先不少,对比起 4 核 8 线程的 10510U,虽然 10510U 标称主频更高,但单核得分几次测试下来还是没有 4700U 高,多核得分落后近 41.3%,我们换个压力更大,用时更长的软件再做测试。
Cinebench R20 基准测试中,4700U 全核得分为 2738 分,单核为 457 分。
多核是 10510U 的 1561 分的 175%,单核 4.7Ghz 反而少 4700U 4.2Ghz 10 分,这也侧面说明的 IPC 效能上,锐龙 Zen 2 架构反而更胜一筹。
在全面测试整机性能的 PCMARK10 中,灵锐 14 得到了 4765 分,其中常用基本功能 8744 分,生产力 7159 分,数位内容创作 4690 分。
10510U 搭配 MX250 总分得到了 3135 分,落后了 34.2%,其他项目得分上均有相当大的差距,放在以往所有的轻薄办公本对比中,同级产品这样的差距是难以想象的。
可能有观众会说仅凭一面之词,都是同价位的轻薄本 AMD 哪会强那么多?
我这里也找来了国外媒体的一个移动端处理器天梯榜单,4700U 甚至比标压的 10875H 还要更靠前,落后于自家 6 核多了超线程的 4600U。
在看到这样的分差之后,我依旧好奇,轻薄本的散热真的能压制好这个 8 核“怪物”么?于是我打开了 Aida64 的 FPU,进行日常中不可能触及到的高负载烤机测试。
通过十分钟的 FPU 测试,可以看到 CPU 温度曲线比较稳定,最高温度 90 度出现在开始 30W 功耗的时候,随后 5 分钟里,功耗降至 18W 左右,8 核主频维持在 2.5GHz,后五分钟功耗降至 TDP 的 15W,主频维持在 2.3GHz,温度也保持在了 75 度左右。
烤机测试下来,整体风扇噪音几乎是听不到的状态,除了归功于华硕对灵锐的散热调教之外,在轻薄本这种散热受限的硬件条件下,7nm 制程工艺的低功耗表现也功不可没,即使是塞入 8 核心,性能释放也得到了非常好的保证,同时噪音和散热模组体积也得到了很好的控制。
最后来看看硬盘的读写性能,硬盘是来自英特尔的 660P,华硕祖传操作,读写速度办公的话倒也够用,有需求的小伙伴也能自行更换加装固态硬盘。
续航方面,得益于 7nm 工艺优秀的能耗比,体验下来即使是 8 核心,在 50Wh 电池下也能保证 8 小时以上的日常使用,如果带出去高负载作业的话,还是建议将小电源带上,不占多少空间,运算时也能帮助性能做进一步释放。
总结
这次测评的 AMD 锐龙 4000 系低压处理器,让我感觉到了久违的“飞跃”式进步,不仅将 8 核处理器下放到了几千元笔记本的身上,性能释放和发热表现也非常优异,这种颠覆式的竞争力想必会给笔记本行业带来巨大的冲击。
而在这款灵锐身上也能看到,华硕这么多年来在笔记本行业工业实力的沉淀,从外观设计,材质工艺,细节处理,再到散热调教,即使是8核上身也有着非常稳定的表现,希望这种强强联合能进一步刺激笔记本行业的竞争,让消费者用上更物美价廉的优质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