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cbooku盘pe (MacBookU盘)

今年秋季是新品发布会密集的一个时节,苹果、大疆、尼康、索尼全都推出了自己的新设备,尤其是苹果、大疆和尼康,发布的设备牙膏全部挤爆了,性能足够强悍,说是划时代也不为过。

作为苹果老用户,今年9月才更换了iPhone 13 Pro,前段时间Apple Watch 7也入手了,本来想就此消停,然后M1 MAX就更新了。

我之前的笔电是2019款i9处理器的15寸 Macbook Pro,入手了两年左右,本来想用时间久一点,但是无奈这台英特尔处理器的苹果本无力剪辑4K H265 10bit 422的素材,准确的说,除了12代intel处理器和苹果M系列处理器外,都应付不来H265编码。

于是上一台i9被我处理掉了,彻底投奔到了M系列芯片怀抱。

从第一代iPad掉入苹果生态圈,时间过去了6年,这也是我第三台Macbook Pro,选用的配置是10核中央处理器+32核图形处理器+32G+1T,但是从我使两周的体验来说,我还是建议选择M1 MAX可以将内存加到64G,这个后面我会解释。

M系列新的篇章

时间往往会带来轮回,这一代苹果本去掉了Touch Bar,实体按键带来的踏实感是之前触控Bar不具备的。而砍掉的接口又加回来了,总之有种苹果失败尝试的一次回归。

这一代Macbook Pro充电大更新,采用的充电协议是PD3.1,也就是最高可以支持到240W供电规格的新协议,只不过目前雷电四依旧还是PD3.0的充电协议,最高只支持到100W。

我个人这些天使用的最大感受就是,绝大部分场景都用不到140W的功率,而是徘徊在90W附近,这个功率更像是苹果秀肌肉带来的更新,也就是说之前的大功率PD充电头,依旧可以为这台性能怪兽供电,而且并不会出现供电更不上的场景。

苹果这次的电源线很良心的换成了织物材质,更耐磨,而且长度相对之前更长,配合磁吸MagSafe,可以重现之前的便携使用场景,只是我个人已经习惯物理C口使用的便利性了,所以更多的时候我还是用一根雷电线去连接显示器或者雷电拓展坞。

本体,16寸,苹果并没有复刻之前发光Logo的设计,其实我还是蛮喜欢发光logo,希望后面真的可以出复刻发光logo版本的苹果本。

D面的改变比较多,首先是四个橡胶垫更厚更大,其次是Macbook pro的logo镌刻到了底部。

这样的细节改变你感觉如何?我个人感觉还是有点新鲜感的。

其他方面变动不大,现在进气口规格也足以满足M1 MAX的热量,事实上这些天使用风扇都没转过,安静的不像一台高性能笔记本,和之前使用i9形成鲜明的对比。

外观最大的变化来自接口和厚度。

上面为15寸2019款i9,下面为16寸M1 MAX ,这个厚度对比你觉得如何?

可能有人会说老款边缘设计会导致视觉错觉,那么公正放到一起对比,对比老款15寸Macbook Pro足足厚了一个屏幕。

同时为了致敬复古,M1 MAX采用了四四方方的边角造型,整就是一个方盒子,和10年前的苹果本很相似,但是,从后续的拆解视频来看,这个方盒子内部的空间利用率不是很理想,严格意义来说,苹果完全没必要做的这么厚。

接口方面,这一代喜大普奔,首先是被砍掉的SD卡槽、HDMI、以及magsafe磁吸充电头,都加回来了,不过美中不足的是HDMI居然是2.0规格,你敢信?虽然目前2.0规格确实还算够用,但是这台机器可是能用5年以上的,2.0规格真的没法用。

SD卡槽的加入是值得庆贺的,我之前遇到过几次出门忘记带拓展坞,结果就无法导入素材的场景,有一次没办法,下载了佳能的软件,用Type-C连接相机传输数据,这个时候只能庆幸自己还带了C2C数据线,不然真的是什么都做不了。

最后就是雷电接口,苹果终于升级到了雷电4,但其实和雷电3比,对于绝大多数用户来说是没什么太大区别的,只不过win本很多都是雷电4了,苹果不升级也说不过去。

接下来可能是你不太喜欢的一个改变,那就是刘海,iPhone采用刘海是为了塞下面部传感器,但是笔记本加入刘海就有点匪夷所思,苹果可能下一步会把Face ID塞进笔记本刘海里,但是这一代,除了隐藏一个摄像头外,就只有增加使用面积和比例的功能了。

除了摄像头外没什么太多其他设备,这个刘海就很突兀了,我能接受厚度,但是刘海真的是很难习惯,虽然我用了4年刘海iPhone了。

但其实对比下之前16:10规格的苹果本,你就会发现将刘海那一层遮挡,其实比例并没有变,要是理解为这次苹果多送了一整条屏幕,算是买房送的飘窗,可能会好接受一些。

键盘这次做了黑化处理,你是喜欢黑化的还是原本的设计呢?

对于从第四代蝶式超短键程过来的老用户来说,这套键盘的键程使用起来舒服多了,而且没了TouchBar,也不用担心发烫了,之前触控条我还出现过无反应的场景,日常使用触控条最多也就是调节亮度音量什么的。

指纹触控兼开机按键也比之前的好用,总的来说,B面和C面最不能让我接受的就是刘海,其他改变都挺好。

Macbook Pro这次更换的显示器素质是让我掏钱的最大动力,屏幕分辨率为3456X2234,ppi数值为254,采用的是MINI LED背光光源,持续亮度为1000尼特,峰值亮度为1600尼特,对比度可以达到1000000:1,它还是一块XDR屏幕,可以处理HDR视频。

ProMotion 自适应刷新率技术也是首次出现在笔记本上,120Hz最高,可以自动调节,能做到省电还能保证优秀的观感,优秀。

色域上这次从100%sRGB升级到100%P3色域,这个升级相对于前两者倒是有点平淡无奇了,毕竟100%P3色域的笔记本,已经有很多型号了。

1600nit最高亮度,1000nit持续亮度能带来什么好处呢?这张图是我用相机拍摄,没有调色,纯粹RAW输出为JPEG,可以看到室内太阳光已经快接近过曝的程度,但是屏幕依旧保持不错的亮度,这点在户外使用或者强光下,非常有帮助,尤其是M1 MAX的重度使用群体:剪辑师、摄像摄影师,媒体工作者。

M1 MAX你最关心的问题答疑环节

一、刘海对于日常使用来有影响吗?

答案是,大部分都没什么影响,除了桌面使用场景外,很多时候都可以隐藏刘海,而且是和谐那种,目前也有软件支持隐藏刘海,可以最大化降低视觉影响。

以最常见观看视频网站为例,只要全屏了,刘海就自然而然融合到了黑边中,什么也看不到了。

而以剪辑软件FCPX为例,同样全屏后,就融合到了黑边之中。

就算软件不支持,你可以使用第三方的隐藏刘海的软件,比如hide notch,这样问题就都解决了,皆大欢喜。

二、配件通用吗?

M1 MAX 16寸最大的改变是厚度,对于一些贴机身设计的包,或者立式支架这类,可能就会出现一些不太适配的场景,但是绝大多数配件都没有问题。

像是我之前的NativeUnion Stow内胆包,本质是为15寸设计的,虽然M1 MAX可以放进去,但是会将整个包撑的鼓起来,拉链也会紧贴到铝合金表面,长时间使用会刮花笔记本表面,所以这个当初几百块的包就只能不拉拉链使用。

我个人使用笔电不买care,也不贴膜,主要防护还是靠日常中的内胆包,这样就可以丢进双肩包里任意塞其他设备,不用担心剐蹭。

另外一类是这种立式支架,我之前用的早期的Twelve south book Arc,也遭遇了这个问题,MAX增厚太多,导致随机的三个硅胶插件没有能完全契合匹配上的。

用之前默认的D型号硅胶插件可以立起来,但是夹持的比较紧,拿取会比较麻烦。

用F型号硅胶插件的夹持有些空旷,但是这也是官方推荐的可以兼容M1 MAX 16寸的型号。

当然用是可以用的,就是契合度差一些,如果你过分追求完美度,那么还是换换更适合。

三、之前的PD充电头能用吗?

当然是可以用的,雷电四和雷电三变化不大,依旧支持PD3.0最高100W的快充协议,我实测这台M1 MAX负载没到100W,当然可能我的使用场景达不到高负荷,我也就是FCPX+Lightroom+PS+Compreesor,测试的时候批量导出RAW文件,同时输出渲染五条8K RAW,从充电功率来看也就是达到了94W峰值功率,就和我说的那样,140W纯粹就是秀肌肉了,毕竟充电速度可以更快。

实测94W峰值,毕竟M1 MAX能耗比要比英特尔强太多了,当然我不知道达芬奇和其他剪辑后期软件能否达到100W以上功耗,但就我个人的使用场景来说,出门我还是会选择之前的100W PD氮化镓充电头,后期PD3.1协议上来可以更换为其他的第三方充电头,这都不是问题。

四、性能有多强?

其实性能很强,非常强,但是有件事你要知道,M1 MAX也不是满血版本,大招在哪里?明年的iMac Pro见。

尽管不是满血版本,但是M1 MAX的性能是在是太强大了,尤其是在低功耗的场景下,换句话说,和M1 MAX一样功耗的处理器性能一般,和M1 MAX性能差不多的功耗飞天,我之前使用i9 15寸Macbook Pro,风扇经常呼呼的转起来,而我使用M1 MAX这半个月时间,同样的事情,基本没见风扇转过,这个我在M1 Mac mini上就见识到了,所以这次我也加强了测试。

我在不插电的情况下,用了佳能的4k 10bit 422 H265素材,堆叠了五条视频轨,风扇还是没转起来,输出渲染过程也没动静。

官方宣传是用电池和接电状态下,性能发挥不会有任何影响,我实测也确实是这样,同样堆叠五条视频轨4k的素材渲染导出,时间基本没什么变化,

这里我也去影视飓风自己的网站下载了免费的8K R5 RAW视频素材,毕竟官宣是最多可以处理7条8K ProRes视频流,这里我同样复制了五条视频轨,使用中确实很流畅,剪辑、处理、实时预览,都没有出现卡顿场景。

不过在测试影视飓风的12k视频素材的时候,出现了预览卡顿,丢帧,FCPX也弹出了对应的窗口,12k素材对M1 MAX还是有压力了,但是你要知道12k是什么概率,十年6k可能普及,8K那就更遥远了,更不用说12k这种……很多电影机也就是6K拍摄上限。

在使用中安静的风扇让我怀疑是不是自己还没做什么,红外测温仪的温度显示苹果本表面最高的温度不过34.6度。

另外要说的就是M1 Max自带的固态规格是PCIe 4.0 x4,所以固态性能也是一骑红尘,让我手头的雷电三固态移动硬盘都不香了。

不过这个性能下是价格和厚度的飙升,我这个版本之上还有64核心的图形处理器版本,那个是真没必要了。

这里苹果也有一点没指出,那就是无论是32核心图形处理器和64核心处理器,也就是GPU,对统一内存的需求也相对比16核心图形处理器的更高,像是我外接一台4k显示器,显存就要占据一定空间,而XDR已经在我的采购范围中了,6k显示器大概会占据掉8G左右内存,32G的统一内存实际可用也就是24G左右。

在LR大批量处理照片、同时开着PS和Chrome的场景下,32G统一内存很快跑满,所以,如果你选择了M1 MAX,我还是建议将内存加到64G为佳。

M1 MAX Macbook Pro配件推荐指南

我使用了Macbook Pro,满打满算已经有6年了,这几年配件也用了不少,今年按照惯例继续聊聊苹果本那些我推荐或者有意思的配件们。

雷电外接显示器

我这些年自用的显示器有很多,明基、LG、Dell、华硕全有涉及,从尺寸上来说,我已经慢慢从27寸4k滑向32寸4k这个规格,显示器确实是越大是合适,尤其是对于苹果自带HiDPi,再大的显示器,都能让画面看起来特别舒服,不会出现win上需要缩放的体验。

外接显示器如果从苹果用户颜色准确度角度以及雷电接口考虑, 我比较推荐明基和LG,但是LG现在新品没见上新。

色域建议选择支持95%左右P3色域以及以上,其实选择并不多。目前具备两个雷电三接口,还要考虑32寸规格,那么只有明基的PD3220U这一款显示器了。

我之前写雷电设备合集,提到过这个系列的27寸版本,除了雷电接口外,PD3220U也升级了P3色域,95%的P3色域基本上可以做到接近苹果100%P3色域的颜色精准度。

M1 MAX最高支持三台6k 60hz以及一台4k 60hz显示器外接,所以放心大胆外接。

32寸雷电4k分辨率,超窄边框,10bit面板,外观上也一改之前老型号的大边框,还是比较符合我审美的。

雾面屏也能过滤掉大多数反光,虽然远远达不到苹果XDR的纳米玻璃效果,但是对于日常处理图片和视频来说也是很实用的。

之前测试也说了,我的使用场景极少数情况下会达到90多W峰值,而140W也纯粹是为了充电速度,并且官方也明说了,电池场景下性能并不会受到影响,所以我还是习惯用雷一根电线去解决问题。

双雷电接口的最大优势就是可以搭配其他雷电设备菊花链拓展,这也是单雷电接口做不到的。

明基PD3220U的两个雷电接口,一个主雷电接口,一个副雷电接口,主雷电三用于连接主机,同时还能提供85W供电;副雷电3用于连接其他设备,比如另一台具备雷电三接口或者C口视频传输能力的显示器、拓展坞、其他配件等。

谈到色彩精准度,明基PD都是让我比较放心的,而PD3220U,这次更新在图像模式里添加了P3色域,同时明基特有的M-BOOK模式,也可以贴近苹果屏幕的显示器效果。

这里我建议把色彩配置文件从BenQ PD3320U换成Display P3,同时PD3220U图像模式设置为Display P3,可以获取最佳贴近显示效果。

对于我们苹果用户来说,外接设置成Display P3图像模式,或者M-BOOK,都是稳妥的做法,颜色会比较接近,日常使用可以放心的处理图片和视频不用太担心。

在红蜘蛛X的屏幕素质测试中,色域方面100%sRGB、86%AdobeRGB、97%的P3。

在色调响应方面,伽马曲线光度为2.2。

亮度方面(非用户模式下测试),最大亮度239cd/㎡,最低亮度44cd/㎡,对比度在50%亮度下为1250:1,白点为7600K。

亮度应该是PD3220U最大的短板,我也希望后续明基能提升下在P3色域下的亮度。

色度均匀性方面,100%亮度下6号区域最接近6500K,1号6号区域差距最大,数值接近为4.1ΔE。

亮度均匀性方面,100%亮度下,最大差异为5号区域和7号区域,为20%。

色彩精准度方面,色差最大3.69,最小0.24,平均 ΔE为1.24,整体色彩准确性不错。

机器自带出厂校色, 买回来不用校色,这点就很友好。

32寸雷电显示器这个规格,3W以上档位首选XDR,2W以上档位可以考虑DELL的高端型号,1W以上档位妥妥就是明基的PD3220U,如果你的预算有限,雷电显示器还可以考虑下27寸的明基PD2725U,非雷电显示器,PD2700U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支架键鼠&收纳设备

首先解决的支架问题。

来自Twelve South的 Curve,这一款也是在苹果官方店在售的,也是为数不多有具备白色款的笔记本支架。

全铝合金一体成型,整体曲线很漂亮,也比较轻便,符合苹果设计的基调。

放在我的白色风桌面上整体风格非常协调。

当然这个型号也有黑色款的,黑色整体更耐脏一些,其他设计完全一致。

这个高度可以很好的辅助笔记本散热。

除了苹果官方的Magic Keyboard这种轻薄键盘外,第三方也有类似的选择,而且重量上要远远低于罗技这类超薄薄膜键盘。

来自Satechi的X1,以及同样轻薄的鼠标。

这个键盘的重量完全可以携带出门,不带小键盘的X1出门也不会为你的出行增加多少重量。

同时因为是为MAC量身打造的,所以天生就是苹果的键盘布局,使用起来很方便。

耐尔金的便携笔记本支架,方便携带出门。

我是重度的笔记本用户,之前出门携带笔记本,外出使用最大的问题就是要低头,而且很多使用场景也不方便使用鼠标。

然后我就发现了这款很有意思的便携笔记本支架。

它是可折叠设计,折叠后就可以形成一个小号的笔记本支架。

架空后虽然高度并不是很高,但是这个高度可以帮忙辅助散热,而且对于颈部来说也有缓解,在找不到书本等垫高物体的时候应急完全没问题。

展开后的底部是密密麻麻的防滑颗粒。

反过来使用又是一个鼠标垫,这个我就真的喜欢了。

折叠后揣进包里也是很方便的。

内胆包我更换为了tomtoc的新款笔记本收纳包,可以说是专为16寸优化设计的,这个灰色外观设计也是足够符合苹果的基调。

最大的优势还是性价比,而且做工也非常优秀。

内部是这种软垫缓冲,可以很好的保护苹果本的铝合金外壳。

外部还具备一定防水能力,可以避免一些意外的发生。

外置了一个前袋,可以放置便携笔记本支架一类的扁平配件。

拉链则是YKK,耐用性有保障。

可以看到内部的笔记本完全是契合收纳保护。

我之前一直用的tomtoc的一款双肩背包,不过那款包并没有针对笔记本做单独保护性设计,容量方面也有限,作为通勤背包稍显不足。

这次则选用了tomtoc的H61双肩包,具备防水涂层、独立设计了收纳空间,外部也采用了区别于普通面料数倍强度的尼龙840面料,可以更好的应对日常磨损。

最大的改变在于内置了独立的电脑收纳仓,收纳分层,和tomtoc内胆包搭配非常契合。

电脑收纳仓设计上是15.4寸,实测放入支持16寸苹果本的tomtoc内胆包是完全没有问题的,甚至还有冗余空间。

主仓容量为21L,短途差旅放置2-3天换洗衣物是没有问题的。

背部则是做了背负优化设计,透气高弹材质,可以维持夏季背负的干爽。

中间还隐藏了一根行李箱绑带。

除了主仓和电脑仓,外仓以及配件仓的收纳设计也到位,可以放置各类配件,细分比较到位。

拉链依旧是品牌YKK, 耐用性有保障。

存储设备

这次Macbook Pro更新了SSD的存储上限,最高可以达到16T,不过苹果的原厂升级向来没有性价比,这里我还是推荐使用固态移动硬盘。

雷电三固态移动硬盘其实对于大多数用户需求不是很高,更实在的是读写速度在10Gbps的Type-C移动固态硬盘。

我一直是LaCie的老用户,手头有两块1T的固态移动硬盘,但是随着这两年视频数据爆发性增长,光是做视频剪辑项目,项目一多,手头的项目文件就大的离谱,1T放不了多少项目,临时存到机械硬盘里,要修改速度也不太够看。

同时我也在考虑用iPad Pro做为应急生产力的场景,毕竟苹果一直定义iPad Pro为生产力。

LaCie的Portable SSD,支持iPad Pro直连剪辑或者其他任务,同时也支持主流笔电设备,同时铝合金材质带来了质感,也带了不错的散热性。

这些年用过的固态移动硬盘没有10个,也有四五个了,Portable的体型是这些固态中最小巧的。

作为对比的iPhone 13 Pro,横着足可以放下三个 LaCie Portable SSD。

整个机身侧面呈现菱形,相对之前LaCie的固态移动硬盘体积缩小了61%,真正做到握在掌心。

雷电四和雷电三都向下兼容,包括USB-4在内,兼容的速度都是10Gbps,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读写速度在10Gbps的固态移动硬盘都是主流设备。

不过因为M系列芯片自身的问题,M系列笔记本和主机都达不到X86搭配雷电和Type-C接口的速度,简单来说,速度上会有损失,比如这台M1 MAX测试的LaCie Portable SSD, 三款MAC测速,两款均在800MB每秒上下,对M芯片支持最好的Disk Speed Test,成绩为906MB/秒写入,813MB/秒读取。

换成雷电四接口的Win主机,则可以达到标称速度,这是没有办法的,不知道苹果什么时候能够解决这个问题。

目前容量2T,一个顶俩,苹果剪辑最大的问题就是项目文件包太大了,每次我剪辑备份到机械硬盘的时候,总要手动删除掉多余的渲染文件,以减少存储体积,这也是用FCPX剪辑的弊端之一,好在用大容量固态就解决问题了。

我还为了同win交互文件,准备一个双口固态U盘,来自爱国者的U393,用于快速在USB-A接口设备和USB-C设备之间传输资料、视频文件素材什么的。

毕竟现在C口没有完全普及,A口依旧占据大量的生存空间,一个双口设备,可以快速的在两个设备之间切换。

整体为锌合金材质,能带来不错的散热,从MAC上拷贝文件,快速转移到其他A口设备,是非常方便的。

读写速度一样,在M1芯片上会有损失,不过win下能跑满标称的500MB读写速度。

充电设备

100W的PD氮化镓大功率充电头还是可以继续用的,出门我还是不想携带多个充电头,毕竟苹果的只有单口,差旅过程还不是很方便。

之前我为15寸准备的是SHARGE 100W多口充电头,这个四口的快充头具备三个USB-C一个USB-A接头,均具备快充功能,在频繁的出差工作中,我一直带着它跑,包括去年的12天川西自驾游,我唯一带的也就是这个快充头,为无人机、相机电池、稳定器、运动相机以及笔记本充电。

闪极后来还推出了更小巧的100W氮化镓快充头,也就是右手边这个黄色的二代。

从规格上来看两者接近,接口同样也是支持100W的双C口,不过后推出的黄色版本降低了C3口和A口的充电规格,同时体积缩小了两圈有余。

USB-C1、C2均支持PD、PD、Apple2.4A、QC2.0、QC3.0、AFC、FCP、SCP、MTK-PE快充协议,还具备一组PPS快充协议,支持非常齐全。而C2口还多出了QC4+快充协议的支持。

USB-A口则支持Apple2.4A、QC2.0、QC3.0、AFC、FCP、SCP、MTK-PE快充协议。

PD档位上,C1和C2均支持最高100W充电功率,而C3最高支持到20W。

日常在使用中,对于只有PD快充协议的我,可能还会有大疆设备的QC快充协议,完全够用了,事实上除了少量私有快充协议的手机无法支持快充,绝大部分数码设备都可以支持。

最后来聊聊闪极的新品,一款赛博朋克风的大功率超级移动电源。

这个产品是为和我一样喜欢极客风,同时又有大功率移动电源充电需求量身打造,各位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按需选择。

我之前因为工作原因,对于大功率移动电源有一定需求,当时市面上支持100W输出的移动电源并不多,我用过三款,被我送人也有一款,虽然现在自身原因使用大功率移动电源概率少了,但是因为之前养成的习惯,让我也一直关注这个领域的产品。

这次M1 MAX更新了140W充电功率,虽然实际使用中峰值功率达不到100W,但是为了应付室外突发状况,一个100W大功率移动电源关键时刻是可以救急的,这个我深有体会。

闪级这个也关注了一段时间,这次入手也是顺带分享下使用体验。

闪极100W超级移动电源采用了赛博朋克的极客设计风格,外部材质为透明防火PC(防火等级为V0),可以清楚看到内部结构,上半部分为PCB电路板,下半部为电池组。

电脑

透明壳体可以直接看到内部的进口A规电芯规格,型号为三星32E的18650,可充电循环次数更高,尤其是应对大功率放电场景。单节容量为3200mAh,总电池容量25600mAh,总能量为93.5Wh,按照民航局规定可以上飞机。

随机赠送了一根100W支持E-Marker的5A充电线。

右侧的按键可以点亮自带的数显屏幕,能实时看到输入/输出的电压、电流、功率以及工作时间,内部的电池温度等一系列数据。

长按也可以选择想要理解的信息类别。

二级子菜单中可以设置的选项很多,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依次是:DC输出设置电脑,主要为DC输出设置不同的电压;电池状态信息,这个可以细致到每一节电芯;温度单位设置;计时器设置;息屏时间以及屏幕显示方向;关机;退出。

对于有研究Geek心思的消费者来说,这个二级子菜单内含的信息比较丰富,可玩性较高。

侧面为所有的输出输入接口,提供了一个DC输入/输出、USB-C1输入/输出接口、USB-C2输出接口以及USB-A输出接口。

USB-C1支持的快充协议不多,支持PD、PPS以及QC4+协议。

USB-C2支持的快充协议非常齐全,PD、PPS、Apple2.4A、QC2.0、QC3.0、QC4+、AFC、FCP、SCP、MTK-PE快充协议均支持。

USB-A则支持Apple2.4A、QC2.0、QC3.0、AFC、FCP、SCP、MTK-PE快充协议。

电脑

USB-C1和C2的PDO报文,USB-C1支持5V3A、9V3A、12V3A、15V3A、20V5A五个固定电压档位,此外还支持3-21V 5A一组PPS快充档位;USB-C2支持5V3A、9V3A、12V2.5A、15V2A四个固定电压档位以及3.3-11V 3A、3.3-16V 2A两组PPS档位。

实际使用中,主要是为iPhone 13 Pro以及M1 MAX 充电,后续可能应急会考虑到为御3充电,毕竟也支持PD快充协议了。

为M1 MAX 16寸充电,功率直接飙升到了94W。

为iPhone 13 Pro充电,功率20W。

电脑

闪极100W超级移动电源的充电功率也很高,同样可以达到92W的功率,峰值100W。

为笔记本充电这里我也来说一说自己这两年的体验。

大功率移动电源,一般可以为Macbook pro这个级别的笔电充满一次左右的电力,基本上应急是完全够用了,充满一次又可以满血复活,还能预留点电量为手机和其他数码设备充电。

闪极100W超级移动电源充电过程输出功率还是比较稳定的,温控还不错,不过毕竟是大功率移动电源,时间长了热量还是相对较大,我自己使用也从100%充电至0%左右,虽然温度根据屏幕显示主板最高会去到50度,但是毕竟100W的大功率,能控制在50度以内已经属于行业优秀水平了,并无安全之忧,大可不必担心。最后奉劝各位细节控最好戴套使用。

不知道各位对这套组合是什么看法?

闪极100W超级移动电源我个人还是建议真的有外出供电突发需求,以及本身就是极客爱好者入手,像是M1 MAX定义的人群都是真生产力,比如商业拍摄后期剪辑,商业摄影师和摄像师,我自己就记得多次为活动现场摄影摄像应急使用过,活动搭建撤场比较快,周边无商业设施,而现场的活动照片和视频甲方爸爸们急出片,关键时刻真的是救命的。

总结

最后来聊聊我的选购建议。

其实我挺建议大家理性选择14寸的,因为16寸体积太大,重量比较夸张,大家最好自己先了解一下自己的使用场景,去线下实际考察后再做决定。

希望大家理性消费,同时也希望这篇能提供一些有用的信息。

OK,基本就聊这么多了。


电脑 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