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评型号本内容来源于@什么值得买SMZDM.COM|网友 SunnyHere
小米降噪耳机Type-C版 299元(1x)
索尼 MDR EX-750NA 599元(2x)
BOSE QC20 1599元(5.3x)
全家福合集:
耳机兼容性综述如果你买了一副降噪耳机却不能拿来听歌,那么你为什么不直接去买3M的耳塞呢?
作为代替传统3.5mm的新生事物,其兼容性是需要作出一番考量的。作为一个USB Type-C降噪耳塞,其插在任何一个可以供电的地方(包括且不限于手机、PC、转接头+充电宝输出口等)均可以成功的获取电力,从而可以开启降噪功能;故而,下文的兼容性测试主要针对其是否能够播放音乐。
综合网络上的相关内容,可以大致列表如图所示(Mac和使用转接头连接iphone的情况暂时没有相关信息):
*小米降噪耳机小米手机端使用提示
在当前软件版本下,小米降噪耳机的上下键在多数情况下只能控制音量; 对于说明书上写的中键连续摁两下和三下是切歌这一功能只在小米手机MIUI自带的播放APP中有用(第三方手机多数不可用),而对于更多人常用的网易云音乐,QQ音乐和虾米这三款软件,目前还不支持切歌功能,且未来是否能够支持仍为未知。此外,在当前MIUI版本下,不支持米音功能。希望后期系统更新能够及时跟上。
**小米降噪耳机第三方安卓手机使用警示
小米降噪耳机在插入具有USB Type-C接口的第三方手机(如一加3/3T)时,可能会出现音乐播放支持小米降噪耳机,但通话功能不支持小米耳机的兼容性问题。
此时,当插入小米降噪耳机接打电话时,会出现手机听筒和耳机均不发声的情况。
此外,在小米降噪耳机插入状态下,如果有电话拨入,则这些手机的扬声器和耳机均不会振铃,仅仅表现为音乐暂停(播放音乐中)/无任何变化(未播放音乐),极易出现漏接电话的问题。
***小米降噪耳机PC使用指南
虽然小米降噪耳机天生使用了正反可插的USB type-C接口,但不幸的是其与Windows PC的适配并没有做的那么好。经过实测在具有原生USB Type-C/Thunderbolt3接口的win10 PC中,事实上是有好多并不能支持C口直插小米降噪耳机的(综合网络实测,13.3寸小米笔记本C口直插可用,但包括且不限于12.5寸小米笔记本,Dell XPS,MSI GS40等PC直插Type-C口均无法识别设备,Mac暂时未知)。
然而,经过的指点,发现使用转接头将耳机插入电脑的USB TypeA 口可以顺利在PC上使用(至于为什么A口能用而C口不行,可能是耳机针对PC USB Type-C相关的识别协议并不完善)。
使用转接头插入后,耳机功能和麦克风功能均能正常使用,在PC上识别为USB播放设备,如图所示:
设计与做工:9/10对于小米降噪耳机而言,其最为巨大的优势,便是相对于传统设计的降噪耳机,明显更小的体积和重量。对于传统的降噪耳机,受限于其不能从3.5mm音频接口和/或蓝牙接口获取电力,或者如qc25/750na一般有着内置电池,或者如qc30般有着颈环,再亦或如同qc35/100abn/1000x般电池和电路内置使得耳机愈发沉重;相信使用ex750na的值友们都对它的坠耳感不堪其扰。而小米巧妙的采用了USB-C接口,从而使得其携带和使用都变得如同普通入耳式耳机一般,变得真正轻便易携,无忧无虑。
同时,这副耳机在这个价位上,无论是外观设计和做工都可以说接近了顶级水平。外观方面,小米降噪不仅沿袭了小米圈铁、圈铁Pro这两个“表兄弟”的外观设计语言,包装设计和配件组合也和圈铁Pro基本一致。这对于一副标准的入耳式耳机来说,不过不失;降噪模块没有明显增加耳壳体积,bonus;使用轻盈如同普通入耳,并且有多付耳套和方便的固定套,bonus;附带有虽然平常使用并不方便但是逼格蛮高的硅胶收纳盒,bonus(其实我还是喜欢750na那种方便的强磁铁收纳袋设计)。相比于bose QC20那仿佛是来源于上个世纪的设计风格,小米的外观和用料上都可以说是强了不少。同时,小米还在线控盒下侧采用了编织线的设计,使得耳机的耐用性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保障。
音质水平:4/10说实话在刚刚拿到这幅耳机的时候,我还是一定程度上怀着激动的心情,想要认真评测一下这个耳机的声音的。然而,在打开包装上机半小时之后,我的感受就变成了:
如何评价小米降噪耳机的音质呢?那就是没有音质。
众所周知,降噪耳机由于存在着主动降噪模块带来的额外成本,以及降噪处理电路对于波形的影响,在音质方面向来是不能和同价位耳机的音质进行对比的;一般认为,将其与1/2到1/3价位的普通设计耳机进行对比比较公平。那么,299元的小米降噪耳机,其音质在百元市场上能不能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呢?
答案是仍然不行。这个耳机最大的问题就是糊,尤其是在对于音乐来说至关重要的中频部分,严重缺乏解析和质感,有一个比喻是“大概像嘴里含着口痰一样”。同时,关键中频应该是有着比较大的凹陷问题;至于,声场什么的?不存在的。究其原因,除了单元本身的选择之外,大概是动圈和动铁的衔接上存在着严重的问题。
如果单纯的以价论声的话,在百元价位上,这个耳机的声音只能说是平庸甚至说中等偏下的水平。在百元市场乃至三百元上,绝大多数的耳机都是单动圈耳机;而小米降噪耳机的圈铁设计,却不幸的发挥出了甚至还不如动圈的水平。这个耳机的声音表现不仅明显不如vsd1s等以声音出名的的国产百元塞,甚至对比mx375这种国际品牌的低(pian)端(qian)塞在声音上也体现不出来什么优势;或者说,甚至可能不如earpods。
在k420都能做到99(69)的今天,如果你对于声学有着一定的追求,要么果断价钱换塞,要么。。。好吧,看在他足够便宜还有降噪的份上忍了吧。
什么,你说小金标和大师定(zhan)调(tai)? Come on...
可是,为什么会这样呢?第一次有了先进的Type-C接口,有了能主动降噪的耳机,两件美好的事情重合在一起,得到的,本该是像梦境一般优秀的耳机……但是,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呢……
小米降噪耳机的包装,继承了小米一贯的风格;而过去一贯以来的1More Design(万魔声学),则可能因为1More名声不太好的缘故,“脱胎换骨”变成了TiinLab Design(耳一号声学)。而这个Tiinlab又是何方神圣呢?没错,Tiinlab就是1More的马甲。 那么,这款小米降噪耳机,是不是也可能是什么耳机的马甲呢?
将小米降噪耳机的声学部分与小米圈铁耳机进行对比,我们可以发现二者的共同点有:具有相同的设计公司(1More);相似的耳壳设计;相同的动圈-动铁和音腔布局;相同的阻抗(32Ω,但对于降噪耳机小米并未标明降噪开启前后是否存在差异);相同的技术(比如一体成型的“衔铁+驱动杆”结构和电容分频器设计);同时通过Hi-Res认证(而小米圈铁Pro则未标明通过)等。种种迹象都表明,小米降噪耳机Type-C版的声学部分很可能与小米圈铁耳机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考虑到小米圈铁众(chou)所(ming)周(zhao)知(zhu)的音频表现,小米降噪耳机的音质如此也就得到了一定的解释。
小米圈铁的频响曲线
说实话,小米是一个非常善于推出高性价比产品,并用高性价比产品颠覆市场的公司。小米出品的产品大至空气净化器、扫地机器人,小至小米插线板,都在低价的同时做到了高质,获得了几乎一致的好评。可惜的是,小米在声学方面,似乎还需要长足的努力,才能在低价的同时,提供真正的优质产品。
降噪水平:7/10降噪耳机,主要分为被动降噪与主动降噪两个大类。被动降噪,简单来说就是“捂”,而主动降噪,其原理在于通过降噪麦克风获取外界声音,并通过音源发声实现声波的反相位对消,从而使人耳无法获取到噪音的声波。
对于主动降噪而言,其考察点主要分为三个部分:降噪强度,底噪问题和耳压问题。
对于第一个问题,可以采用在通过在模拟环境中,播放不同环境下的模拟背景音,并且实测降噪效果。这里,我主要采用了综合会听声学(网址)提供的模拟环境背景音进行对比测试,从而获得较高的一致性和可重复性;同时,也在实际环境中进行了体验测试。测试主要包括了三个不同的典型场景:航行的飞机(主要是发动机引擎噪音和风噪),拥挤的地铁(地铁轨道噪音)以及喧闹的咖啡馆(主要是各种人声等不规则噪音)。
对于降噪耳机而言,其较为擅长处理诸如航空发动机噪音、电脑风扇噪音等偏向低频的较为规律性声音,而对于人声、器乐声等中高频声音和偶发不规则声音的处理能力则相对较差。当然,具体到耳机而言,还是有一些差异的。
与其他两款耳机的混合降噪(前馈+后馈,单侧两个降噪麦克风)不同,小米降噪耳机TypeC款使用的方案应该是前馈降噪(单侧一个降噪麦克风),故而在降噪水平上,小米降噪耳机对于噪音的降低水平明显还有这一定的差异。如果说QC20是将“噪音”变成了“安静”,那么小米降噪就更像是把“噪音”变成了“小声的噪音”。当然,与被动降噪耳机相比,其还是有着明显的优势的。在开启降噪功能时,耳机的线控部分会有微微的发热,不过可以忽略不计。小米降噪耳机的耳压感也非常轻微,耳机带好之后几乎感觉不到负压感。作为一副299的耳机,这样的降噪水平也算是对得起价钱了。
众所周知,降噪耳机开启降噪功能后的底噪,是个老大难问题。与传统耳机因音源而带来的底噪不同(可以通过捆绑、使用高阻低敏耳机,甚至于直接加阻线等方式缓解),主动降噪式耳机,其噪音很大程度上是由其降噪电路带来的。令人意外的是,小米降噪耳机的底噪非常轻微,在安静的环境下,即使打开降噪功能也没有明显可闻的底噪出现,而sonyex750NA的底噪,在非常安静环境下小声听歌时甚至可以淹没掉歌曲的背景部分。
对于降噪效果,大致估计是这样的水平:
降噪效果(从差到好): 小米降噪耳机(~50-60%)<索尼750NA(~85-95%)<Bose QC20
耳机降噪模式下底噪(从差到好):索尼750NA(底噪明显大)<<小米降噪耳机≈Bose QC20
耳压问题(这个个体差异比较明显):Bose QC20<索尼750NA<小米降噪耳机
总评:?/10如果你没有使用过降噪耳机,那么当你第一次戴上降噪耳机的那一刻,你会感觉你仿佛发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一个真正安静的,让耳朵甚至有点寂寞的环境。这一刻,
两耳清净
仿如无物
灵台清明
原本扰人的人声
仿如远处低语
不受外物纷扰
唯有手上的学习或工作
我一直以来都认为,降噪耳机是一个能够带给人以极大幸福感的电子设备。然而,较高的技术门槛以及由之而来的价格门槛一直限制了这一本能带来极大幸福感产品的普及。就事论事而言,降噪耳机增加的硬件成本(边际成本)其实有限,而小米以299的价格,终于带领着降噪耳机这一细分市场迈出了从阳春白雪到下里巴人的第一步。
一千个观众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任何一件产品在不同人的眼里都会是不同,甚至是迥异的。你是不计成本,只求最高效果?还是硬件极客,追求DIY和可玩性?还是囊中羞涩,追求最好的性价比? 你最看重的是什么,音质,降噪,还是便携? 不同的人,都会给出不同的答案。当然,小米降噪耳机Type-C版,绝非是一款华而不实的绣花枕头,他或许有着某些短板,但却没有绝对的硬伤,甚至可以说是这个价位最好的降噪耳机:更重要的,它会给你打开一扇全新的大门。
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点击下方“了解更多”,你会收获更多相关优质内容
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