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 年,美国政府宣布给予中国移民更宽松的永久居留政策,这使得许多中国青年远离故土,去美国求学、谋生,其中就包括徐小平、李彦宏、邓中翰、周云帆等。
那时的他们籍籍无名,但之后的事情证明,总有一天他们会在中关村风生水起。
1992 年,中国的民营科技企业已增长到1.9 万家,其中的70% 都集中在北京,而这里面的70% 又集中在中关村。
梦想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理想电脑碰壁,战略转移年轻的雷军在金山公司充满干劲,立志开发出一套家喻户晓的软件。但他没有注意到,一个来自大洋彼岸的劲敌正在悄然出手——就在雷军进入金山公司的这一年,全球软件业巨头微软公司进入中国,并在北京设立代表处。微软从一开始就觊觎金山在文字处理软件上的霸主地位。到了1994 年,微软公司的Word 4.0 便进入了中国市场。
此时,雷军正在开发一套类似今天Office 办公软件的软件包,其中包括文字处理、电子表格、电子词典、名片管理等一系列功能,他将这套软件命名为“盘古组件”。用古老传说中的创世者做名称,雷军的雄心一目了然。
1995 年4 月,金山公司为《盘古组件》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广告铺天盖地,席卷中关村,所有人都对新产品充满信心,大家都在等待石破天惊的那一刻。然而,《盘古组件》的销售情况并不理想。广告打出去半个月,依然有人在问:“《 盘古组件》到底是什么?”这似乎证明了,离开了WPS 的品牌效应,新产品就寸步难行。轰轰烈烈的《盘古组件》最终只卖出两千多套,收益远不抵投入,金山公司因此蒙受了巨大损失。
元气大伤的雷军休息了6 个月,在这段空白期里,他一度想放弃工作去开酒吧,名字都想好了,叫“大家吧”。其实,并非只有雷军一个人失判。在中关村,数以百计的公司只会埋头做自己的产品,却不考虑市场需求,因此落得倒闭的命运。
1996 年,官方统计报告显示,在全国市场上,有680 种商品供大于求。整个国家从卖方市场转向“ 买方市场 ”——有了更多选择的消费者,开始在货比三家的过程中,享受优中选优的快感。此时,不适应这种变化的大企业,很快便被市场淘汰。
电脑金山时期的雷军
雪上加霜的是,在雷军爬起来之前,微软公司又给了他一记重拳。
这一年,金山和微软签订了合作协议,简单来说,就是双方的软件可以互相读取彼此的文件。这看似是互惠的约定,但微软有技术优势,有更强的研发能力,也更懂得怎样提升用户体验,结果是原先使用WPS 的中国用户,通过这种互惠协定,流向了微软一方。正所谓“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不可抗拒,自然而然。
微软固然用心良苦,但合作双方存在技术落差也是不争的事实。难道就此拱手认输、退出竞争吗?
雷军从《毛泽东选集》中找到了灵感,他发现井冈山时期的红军和金山的状况类似——对手很强大,但并非无所不能;自己很弱小,但并非没有周旋空间。
如果逐鹿中原为时尚早,还不如在边缘战场打游击,而游击战是可以上升到战略层面的。此后,金山推出了《金山毒霸》《金山影霸》《金山词霸》等软件,甚至开始进军游戏领域,《剑侠情缘》等游戏甚至成了行业内的领军品牌。这些产品为金山度过早期难关和打响品牌号召力立下了汗马功劳。
1997 年,金山在沉寂多年的文字处理软件上发力,WPS 97横空出世,成为首款运行在Windows 系统上的国产软件,短短两个月就卖出13000 套,雄踞各大办公软件销售榜榜首。1999 年,金山公司的办公地址迁到了微软中国总部的斜对面。
至此,当年被微软压制的金山让开大路、占领两厢,借“ 农村包围城市,积小胜为大胜 ”之策,终于用市场业绩赢得了和微软对决的资格。
红色风暴,席卷神州“金山的产品红遍大江南北,卖得到处都是,自己的成果能被这么多人使用,看见有人用金山的盗版也挺激动的。”
《中关村》2003 年第36 期刊登了雷军的专访,那时金山软件的成功,甚至让他为盗版软件的出现激动。
但是,雷军的兴奋并未持续多久,很快他会发现,盗版这个无形而嚣张的对手,正蚕食着他的市场。
柳传志考察金山公司
在当时的中国,盗版问题十分严重。在中关村,盗版光盘卖20元一张,别看就20元钱,但里面装着不少金山的拳头产品,当然也包括微软的。总之,在盗版光盘业,当时最主流的软件都有,可谓“ 只有想不到,没有买不到”。而一套正版的金山公司软件卖多少钱呢?168元。在当时的人们看来,20元的当然比100多元的合算。
不只金山一家软件公司,整个软件业都因此蒙受巨大损失,想要软件业真正健康发展,就必须向盗版宣战。在这一点上,雷军和比尔·盖茨有共识。只不过,两家的打法大不相同。
1998~1999 年,微软公司借助中美两国政府关于保护知识产权的谅解备忘录,委托代理公司搜集证据,一连向工商局举报了中关村十三家公司的盗版事实,个个证据确凿。同时,它还起诉了当时中关村里声名赫赫的亚都公司。
要知道,以生产加湿器闻名的亚都公司,只不过是软件的使用者,它要是败诉,中国数以千万计的计算机用户都将面临同样的风险。
微软用法律手段打击盗版,如同正面强攻,对企业还有效果,但对大量个体用户就鞭长莫及。中国人养成版权意识,是一个“从无到有、逐渐坚定”的过程,当大部分人不认为花钱买盗版有问题时,对盗版的讨伐就不容易获得同情。
雷军的机电脑会来了。
在和微软的竞争中,雷军最大的优势是熟悉中国国情。他认为盗版软件盛行的最大原因是正版软件太贵。当年他正是因为买不起两千多元的WPS,才起了“破解”的念头。虽然他不认同盗版,却了解盗版消费者的心态。另一个原因是,零售商距离用户太远,用户即使想买正版软件也没地方买,所以盗版才乘虚而入。
针对这两点,雷军做了细致的市场调研,以确定人们愿意花多少钱买正版软件。结果,他得到的答案都是20~30 元。这对当时动辄一两百元的软件市场来说,是一个没法接受的底价,但这恰恰是盗版软件的通行价格。
1999 年10 月21 日,是中国软件史上值得被永远铭记的一天。这一天,金山公司向各大新闻媒体推出了“红色正版风暴”活动,第一次鼓号齐鸣地和盗版打价格战——168 元的《金山词霸》和《金山快译》一次性降价到28 元,用户可以用汇款的方式购买。消息发布后仅4 天,21 万套产品全部销售一空。12 月21日,金山公司宣布第100 万套产品下线,这套软件也成了当时销量最大的正版软件。
《金山词霸2000》热销
对于这场“ 风暴 ”,雷军如此评价:“ 1999 年,金山系列软件的价格从168元降到28 元。老百姓用买一包烟、一盘菜、一本书的钱,就能过一把正版软件瘾。不过当时很多人都在想,金山公司会盈利吗?还是赔本赚吆喝?”
雷军开发《盘古组件》失败,是因为他只做了自己喜欢的东西,而不是市场欢迎的东西。等到电脑他掀起“ 红色正版风暴 ”时,他不但懂得了什么是市场喜欢的东西,还明白了应该怎样定价才能既叫好又叫座。同时,这也是中关村本身与市场深度融合的写照——从最初科技工作者羞羞答答、遮遮掩掩地办公司,到科技公司在商言商、高歌猛进。
在20 世纪的最后一年,中关村的销售收入已达864 亿元,给政府创造了29 亿的税收,形成了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先进制造、新能源和环保等六大新技术领域。
-
文:李丹 肖彧 麻树强 著
图文来源:《中关村:一部创业创新史》
延伸阅读:
了解更多,点击阅读
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