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340c改win7)

编者按:在我国广袤的西北干旱区,至西向东串珠状地横亘着温带沙漠和草原沙地。就在这大部罕有人群居住的地方,却生活着众多具有独特生存能力的动植物。它们尽使千种能耐,尽展万般风采,在大漠绝地里顽强而潇洒地生存着,默默地繁衍着。中科院之声与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联合开设“旱域生灵”专栏,在这里,我们关注这些承载着干旱区生物多样性以及生态服务功能的动植物,让我们一起分享干旱区研究领域学者们的艰辛与付出,成果与期望吧!


目前全球用“鸨”命名的鸟类约有20余种,它们都隶属于鸨科(Otididae)。我国分布有3个种,大鸨(Otis tarda)、小鸨(Tetrax tetrax)和波斑鸨(Chlamydotis macqueenii),我们可以称其为“吉祥三鸨”。这三种鸨在中国都比较濒危,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这里给大家讲述“吉祥三鸨”之大鸨的故事。

大鸨(雄)近照(摄影:李世忠)


大鸨,比窦娥还冤


大鸨俗称地鵏、羊鵏(雄鸟)、鸡鵏(雌鸟)。雄性大鸨体长115 cm,高90-105 cm,体重5.8-18公斤,雌鸨体长90 cm,高75-85 cm,体重3.3-5.3公斤,是雌雄体型和体重差别最显著的鸟类之一,也是地球上最重的飞行鸟类之一。繁殖期雄鸨个体上部有黑色和金黄色相间条纹,翅膀有宽的白色斑纹;头顶蓝灰色,后颈和胸部两侧较低处为褐色,颌下有白色较长粗硬饰羽,身体下部和尾尖白色,喙呈暗灰色。中央从嘴基至枕部有一黑色纵纹,颌、喉和嘴角布满白色纤羽,向喉两侧突出,形成嘴须,长达10-12 cm。雌鸨与雄鸨体色相似,但体型较小,颌部无胡须。雄鸨亚成体颌下无纤羽,整个颈部均为浅灰色,雌鸨体色与此相似。大鸨可分为两个亚种,即指名亚种(O. t. tarda)和东方亚种(O. t. dybowskii),除颈部、覆羽及尾羽颜色,雄鸨嘴须特化程度不同外,其余区别不明显。


依据古书记载,大鸨在电脑中国曾经是较为常见的广布鸟,百姓对这种鸟应该较为熟悉。例如《诗经,鸨羽》中有“肃肃鸨羽,集于苞棘;肃肃鸨行,集于苞桑”的诗句,用大鸨在栎树、酸枣丛以及桑树丛中肃肃地抖动翅膀的样子,来形容人民生活的疾苦。汉朝的《说文解字》中曾用“肉出尺胾”描述大鸨,意思是它们体型高大,出肉量很高,看来当时人们已经开始狩猎大鸨为食。上世纪70年代,新疆某些地方的百姓会用“一锅香”来形容大鸨,说明大鸨产肉多且味美。


说到鸨,有人可能会联想到那古老而又泛黄的行业。将鸨与风尘场所联系起来,应该是源于明朝朱权的《丹丘先生论曲》,文中提到“妓女之老者曰鸨”。用“鸨”字命名这种鸟,说明古人对大鸨存在很多误解。古代民间对于大鸨的传说中出现不少谬误,特别是大鸨是百鸟之妻的传说,使大鸨蒙受了千古奇冤。清朝《古今图书集成》中有描述:“鸨鸟为众鸟所淫,相传老娼呼鸨出于此”。明朝大科学家李时珍早就用“鸨无舌,……或云纯雌无雄与其他鸟合”形容大鸨,短短十余字,体现了对大鸨的两个误解。一是说大鸨无舌,认为这种鸟类是个哑巴。让人说成是“哑巴鸟”,其实并没有完全冤枉它们,大鸨十分“慎言”,只在求偶时发出“嘶嘶”声,或者遇到外敌时发出“哈哈”声。二是说大鸨只有雌性,没有雄性,它们为了繁殖,可以接受任何其他鸟类的示爱,跟谁都能交配。这种说法显然是荒唐可笑的。这可能源于大鸨雄鸟和雌鸟体型/体重的巨大差异,加之大鸨又生性机警,极难接近,古代又没有望远镜辅以远距离观察,以至于古人把雌鸟和雄鸟看成了两个不同的物种,认为这是两种鸟在交配,也难怪会产生大鸨为百鸟之妻的谬误了。

电脑

集群的雄性大鸨(摄影:李世忠)


用“鸨”命名实至名归


虽然大鸨曾被古人冤枉,但它们的求偶交配也确实不怎么“光彩”。大鸨为多配制或混配制交配体系,即一雄多雌或混交制。雄鸨可以跟多个雌鸨交配,同样,雌鸨也可以跟多个雄鸨交配。大鸨为典型的求偶场交配制度。求偶场(英文:Lek)一词来自于瑞典语Leka,意指一些使人愉快而规矩不多的活动或游戏。1871年首次用于动物行为学。它是指一种动物的两个或多个个体聚集于此,通过不同类型的炫耀表演或演示,以达求偶交配这一目的的场所。求偶炫耀是指能够吸引异性成功交配的一种行为,在鸟类中最为常见。


那么,求偶时雌性还是雄性更主动呢?在长期进化过程中,雄鸟进化出了色彩艳丽的羽毛,而雌鸟的羽色比较平淡。大部分具有求偶行为的鸟类都是“外貌协会”会员,具有鲜艳外貌的雄性通常在求偶时更为主动。在求偶场内,雄性会以不同的表演作为求偶炫耀手段,如夸张而优美的求偶舞蹈、华丽的羽毛展示、鸟类优美多变的歌唱鸣叫等。大家比较熟悉的孔雀开屏就是雄性依靠华丽的羽毛和优美的舞蹈吸引雌鸟。鸣禽中的百灵,雄鸟就是靠优美多变的鸣叫声吸引女朋友。


在求偶炫耀期,雄性大鸨聚集在求偶场,求偶场面积不固定,或大或小,从一到数平方公里不等,与参与求偶炫耀的大鸨数量有关,数量越多,求偶场越大。他们在求偶场集群炫耀时也表现出一定的领域行为,有利于雄鸨占有更多的配偶。求偶场的选择非常讲究,一般位于植物丰富,盖度高,高度不超过30厘米的区域。成年大鸨主要以各种植物为食,种类丰富的植物可以为他们提供充足的食物。植物太高会影响雄鸨的求偶“表演”和雌鸨的考察,影响他们暗送秋波,也影响它们及时发现潜伏靠近的天敌。


雄鸨具有明显的社群等级,社群等级通常由雄性个体的年龄决定,在交配期前即已建立,处于较高社会等级的雄鸨具有较多求偶机会。但是,雄鸨能否最终赢得雌鸨的青睐,获得交配权,完全取决于他们的求偶表演能否打动雌鸨的芳心。雄鸨通过“求偶炫耀”来证明其身体好、足够健康,爱情结晶必然优秀。其实这种现象或者行为在动物中十分普遍,毕竟无论是雄性还是雌性都希望结合更好的基因延续后代。这么一比较,动物的“爱情”好像比人类更纯粹。

正在炫耀的雄鸨(左)和考察他的雌鸨(右)(图片来自网络)


生存现状不容乐观


大鸨指名亚种分布区从伊比利亚半岛、摩洛哥向东至中国,总数约44000只至57000只,西班牙是指名亚种种群数量最大的国家,总计约占全球分布区的50%。东方亚种主要分布于东亚,中国境内种群数量仅有1600只左右。两个亚种在中国均有分布,其中指名亚种只分布于新疆北部,东方亚种分布于内蒙古大草原、东北、长江和黄河流域。历史上,大鸨主要栖居于草原和荒漠草原上,是典型的草原鸟类,草原生态系统的指示物种。


大鸨两个亚种在中国均为迁徙鸟类,东方亚种繁殖区位于黑龙江、吉林、辽宁以及内蒙古等地,每年10月多数大鸨从繁殖地南迁至长江和黄河流域越冬,翌年3-4月返回繁殖地。迁徙时间约1个月,多数迁徙路经河北省东部、哈尔滨、吉林四平、辽宁朝阳等地。蒙古国大鸨东方亚种迁徙约2 000 km至中国陕西,而且迁徙距离随经度增加而变长,这可能是整个欧亚大陆季节性纵向梯度变化显著和高纬度地区严酷的寒冬造成的。指名亚种每年4-5月返回新疆塔城、伊犁产卵繁殖,10月迁徙飞往越冬地。除少数个体留在伊犁察布查尔县越冬外,其余越冬区尚不清楚,据推测可能在南亚越冬。


大鸨窝卵数2-4枚,以2和3枚居多,一般于4月末至5月初产卵,有补卵的习性,产卵间隔1-2天,孵化期30天左右,仅雌鸨孵卵。

油菜地里的大鸨巢卵(摄影:高行宜)

油菜地中孵化出的大鸨雏鸟(摄影:高行宜)


然而,人类活动导致全球范围内大鸨适宜生境面积不断下降,种群数量也不断减少,一些国家已灭绝。以分布于新疆塔额盆地的大鸨种群为例,大鸨如今的适宜生境面积仅占塔额盆地的9%,只有大约500只大鸨分布于此,种群数量比上世纪末下降了90%;本世纪初,伊犁地区的察布查尔县是大鸨的重要分布区,如今已经难觅大鸨踪迹。

农田里的大鸨(雄)(摄影:夏咏)

集群于草原的大鸨(摄影:文志敏)


与人类的亲密接触,为管理者提出了新的挑战


大鸨是一种特殊的鸟类,在伴随人类农业文明的千百年来,逐渐进化出一套伴随农业活动在农作区生存繁衍的生存方式。他们在繁殖期主要栖息于平坦或略有起伏的开阔草原或冬小麦、油菜地和黄豆地等农田生境。繁殖后期主要选择新收割庄稼地和溪流边缘区域,夏季栖息地植被高且密,冬季多选择农田植被稀疏的草原或撂荒地。总体而言,大鸨选择地形平坦、视野开阔的地带活动。随着对人类农业生产的适应,大鸨逐渐进化出了这种游弋于耕作农田和天然草原的生存策略。这种生存方式既满足了大鸨觅食与营养需求,也利于它们发现险情并及时躲避。


然而与人类的亲密接触导致大鸨面临重重危险。例如农田劳作导致在其中繁殖的大鸨亲鸟弃巢、卵被破坏或者捡拾,流浪狗捕食,碰撞高压线致死、致伤,误食有毒种子等直接导致大鸨死亡或者繁殖失败。在某些地区,人为干扰极易造成大鸨弃巢,是造成大鸨营巢失败的主要原因。此外,农作物种植结构的改变、道路等基础设施修建对大鸨及其生境也是潜在的巨大威胁,导致大鸨生境不断破碎化。以新疆塔城盆地的大鸨种群为例,在农田生境里,大鸨偏好选择冬小麦地、小麦留茬地、苜蓿地、油菜地等农田栖息和采食。这些作物较低矮、有营养、易消化,其中冬小麦和苜蓿是大鸨经过长途迁徙在早春到达繁殖地的重要食物来源,油菜嫩苗是大鸨在春末夏初重要的食物补充,而收割后散落在田间的小麦粒和苜蓿则是大鸨秋季迁飞前重要的食物来源。

大鸨粪便里的麦粒(摄影:汪沐阳)


然而,一个地区的农作物种植结构通常受市场农作物价格的影响,近年来由于玉米价格暴涨,新疆塔城地区大量种植玉米,导致苜蓿、冬小麦和油菜等大鸨喜好农田种植面积大幅减少,大鸨适宜生存的生境面积锐减,直接导致塔城地区大鸨种群数量显著下降。


因此,如何协调好大鸨保护与农作物种植结构,需要管理者与科研人员通力合作,制定有针对性的保护策略,即有效地保护大鸨,又不损害农民的利益,实现生态文明建设和农民增收双赢。例如,林业部门可以根据相关管理规定,考虑建立以大鸨为主要保护对象的“陆生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与实行严格禁入政策的自然保护区不同,“大鸨重要栖息地”应将工作重点放在加强保护大鸨的政策宣传、普法教育和科普教育,提升群众科学素养和保护意识。劝导农民合理适度施用农药,以提高大鸨食物来源的安全性。协调当地政府,采取向农户补贴的方式,降低农田里喷灌、施肥等人类活动强度,减少农业集约化对大鸨的干扰。引导农户镶嵌种植连片大面积的冬小麦、苜蓿和油菜,优化大鸨重要分布区农作物种植结构。限制农田周缘自然草原的开荒和放牧活动,保留一定面积的自然草原,营造大鸨生存繁衍的理想场所,守住大鸨这一美丽的风景线。

塔额一级公路旁采食的大鸨群(摄影:汪沐阳)

飞翔掠过农田的大鸨(摄影:康正忠)

参考文献:

1. 高行宜, 戴 昆, 许可芬. 1994. 新疆北部地区鸨类考察初报. 动物学杂志, 29(2): 52-53.

2. 高行宜, 杨维康, 乔建芳, 等. 2007. 中国鸨类的分布与现状. 干旱区研究, 24(2): 179-186.

3. 孔有琴, 李枫. 2005. 大鸨的现状和研究动态. 动物学杂志, 40(3): 111-115.

4. 李超, 周景英, 龚明昊, 等. 大鸨东方亚种在中国的分布. 生态学杂志, 2021(6): 1793-1801.

5. 李晓民, 刘学昌, 周景英, 等. 2005. 内蒙古图牧吉冬季大鸨调查初报. 动物学杂志, 40(3): 46-49.

6. 乔桂芬, 于国海, 孙孝维, 等. 2008. 大鸨越冬习性观察与研究. 吉林林业科技, 37(5): 28-30.

7. 万冬梅, 高 纬, 赵 匠, 等. 2002. 大鸨的巢位选择研究. 应用生态学报, 13(11): 1445-1448.

8. 万冬梅, 赵 匠, 高 玮, 等. 2004. 大鸨求偶场的选择. 生态学报, 24(11): 2597-2601.

9. 于国海, 邹畅林, 孙孝维, 等. 2008. 大岗附近大鸨越冬种群数量及生态观察. 吉林林业科学, 37(4): 22-26.

10. 赵 匠, 万冬梅, 王海涛, 等. 2005. 大鸨繁殖期觅食地的选择. 应用生态学报, 16(3): 501-504.

11. 赵 匠, 易国栋, 万冬梅, 等. 2006. 大鸨窝卵数及营巢成功率.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34(6): 61-63.

12. Kessler AE, Batbayar N, Natsagdorj T, et al. 2013. Satellite telemetry reveals long‐distance migration in the Asian great bustard Otis tarda dybowskii. Journal of Avian Biology, 44(4): 311-320.

13. Magańa M, Alonso JC, Martín CA. 2011. Age-related dominance helps reduce male aggressiveness in great bustard leks. Animal behaviour, 82: 203-211.

14. Smithsonian Institute. 1982. A synopsis of the birds of India and Pakistan. Washington.

15. Zhuo Y, Kessler M, Wang M, Xu W, Xu F, Yang W. 2021. Habitat suitability assessment for the Great Bustard Otis tarda tarda in Tacheng Basin, western China. Global Ecology and Conservation, 32: e01926.

16. Wang M, González MA, Yang W, Neuhaus P, Blanco-Fontao B, Ruckstuhl KE. 2018. The probable strong decline of the Great Bustard Otis tarda tarda Population in North-Western China. Ardeola, 65: 291-97.


来源: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