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尔灵越3000装win7

(戴尔灵穿3000件衣服win10)

轻薄书的选择比游戏复杂得多

由于游戏本硬件成本高,最高端太贵,比1万元以内都是性价比。

性价比是最容易衡量的,配置、性能/散热、价格,一套产品。R9000p为什么香,同价位性能释放散热,2.5K 16:10屏幕的优势都是实打实的,加上一线品牌、整体均衡,不火都难。

从低端、主流中端、入门高端、旗舰等档位覆盖一万元以内,你会发现配置看起来不错似乎差不多。即使是1万元的旗舰性能和接口实用性也不如5元k中端价格。随着人们对轻薄的追求,所谓的全能本、创作者本、轻薄游戏本都涉及到需求匹配的问题。

典型的用户问题


很多营销账号写的轻薄推荐,缺乏笔记本产品线和档次划分最基本的了解。甚至一些数字博客也不知道硬件规格、材料等级和工艺水平的区别(研发端实际上非常清楚),所以他们不明白:为什么有些产品性能不突出,销售8K是值得的,有些产品卖5K但没有性价比和竞争力。

一万元的价格还是低压验证,一定是垃圾,智商税!
4k多价位买到i7、大“内存”,一定是性价比高。

性能很重要,是基础。但在主流价格上,许多轻薄的书籍已经超过了吃饱的需求,进入了小康社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满足吃好的需求。比如便携、外观做工、屏幕质量、耐久性、接口、键盘、静音等方面的细节体验等,是轻薄购买的重点,直接影响日常使用的舒适性和工作效率。

市场需要六边形战士


购买轻薄本的基本思路:根据性能需要确定应该购买哪种产品,但没有必要为无用的高性能付费(可能会支付额外的钱或牺牲便携性和耐力);追求性价比和性能释放,要看主流价格的中端产品,追求极轻的高端产品不追求性能释放和实用性;花更多的钱购买定位更高的产品是完全合理的,以追求更好的外观、轻盈和细节体验;但请记住,高端产品有溢价。

我之前画过一张笔记本购买思路的思维导图,最近优化了:

第一步:根据性能要求确定适合自己的轻薄类型

你可以考虑未来的来的需求,留下一些余量,但不要留下太多,硬件更新很快,盲目追求高匹配是不经济的,高性能的书往往会牺牲耐力、便携性、无声的体验。

对于大部分用户来说,性能需求来说无非是三个方面:

专业:理工科可能有一些建模、制图、操作等操作,性能更好;设计专业往往需要强大的处理器、显卡性能和更好的屏幕;娱乐:主要是游戏,比较吃性能;爱好:主要考虑是否有视频制作等硬件要求较高(但日常照片处理、小视频编辑性能要求不高)。

一般有三类:核显轻薄本、全能本、高性能本。

一般来说,核显示器有三类:轻薄、全能和高性能。核显示器可分为主要便携式和主要性能释放。高性能本包括入门级万金油本和中端显卡创作者本。

由于验证性能的提高,过去非常流行MX显卡全能本的价值正在下降,一些涉嫌鸡肋(主流产品要么价格高,要么散热一般)。

第二步:确定各方面需求的优先顺序

选择笔记本本质上是一个选择的过程,不存在各方面都满足的产品。

这就要求你在购买之前对自己更关心的需求有一个大致的排名。要做出选择,必须满足哪些需求,妥协哪些需求。性能:除配置外,还应考虑散热和性能释放。过于激进的性能设置也会影响静音、表面温度和耐久性。便携性:便携性是轻薄甚至笔记本的意义。我个人认为轻比薄更重要。2021年越来越多的1kg起步的超轻书也出现了一些1.3、1.4kg高性能小钢炮;外观:不用说,产品定位越高,外观越好,细节和质感越好,越贵。屏幕:2021年2K 高分辨率、16:10比例、高刷新率(游戏本更多)掀起了普及潮流,FHD高色域屏已经是最基础的配置;续航:能耗比还不够好Windows笔记本来说,电池寿命好不好,主要看电池容量,然后看性能设置。

I/O:键盘的感觉和布局决定了输入体验,界面的类型和性能影响实用性,内存硬盘的扩展决定了未来的使用需求。为了追求轻薄,主流轻薄书实际上越来越倒退,但也有一些商业书籍以此为卖点。

就个人经验而言,外观、便携性和耐久性是最重要的。但是不同的用户有不同的需求。

第三步:了解和比较市场预算范围内候选产品的优缺点,匹配需求,选择候选产品。

这需要了解市场上的产品和竞争。

如果需求列得足够详细,对市场上的产品有足够的了解,你会发现预算内接近你需求的型号并不多,基本上只有两三个甚至一两个。根据每个产品的优缺点,选择就容易多了。

以下是核显轻薄本和高性能轻薄本的具体例子。

购买核显轻薄本(2021年)

市场上有竞争力的核显轻薄本价格分布基本如下图所示。(根据2021年底21年底过期,但思维不变)档次定位主要配置及特点代表产品价格范围合理低端基础办公低色域屏或塑料机身,性能、散热、做工一般MagicBook X14、VivoBook<4000元主流便宜大碗高色域屏(可选2K)、金属材料的主流性能RedmiBook Pro 144000元-5000元中端/中端平价爆款高质量的屏幕,良好的性能释放或追求一定的便携性星13 Air等5000-6000元入门高端质感升级机身更轻更薄,做工细节更好MagicBook V14、Yoga Pro 14s Carbon等6000-8000元旗舰极致体验追求顶级设计、质感、便携、静音的综合体验ThinkPad X1 Carbon、MateBook X Pro等>8000元


小新Air 14 Plus;



小新Pro 14、

无畏Pro 14

注意我说的是

有竞争力

合理的产品价格范围。当产品定位和特点属于较低等级,但价格属于较高范围时,基本上可以判断产品的竞争力相对较差。比如买了4000多个韭菜本i7.但散热差,低色域屏,塑料机身,厚,电池小PD充电等。,虽然卖的不贵,但是外在、性能、细节都没有优势,也是

没有性价比、没有推荐价值
的,包括但不限于:



联想ideapad 14s
惠普星14s

3000系列戴尔灵超系列
华硕VivoBook大部分型号

其他类别也有类似的产品。这里不介绍篇幅关系。

根据目前的市场情况,介绍各类推荐产品:

超低价位

MagicBook X 14优点:三面金属,56Wh大电池,主流性能释放,机身轻薄;

短板:低色域屏,上代配置,性能一般,硬盘小,无扩展位置。

今年3K事实上,价格没有选择,必须伴随着配置、性能、屏幕缩水。

今年3K其实价格没有选择,必须伴随着配置、性能、屏幕缩水。只适合预算有限的用户。


便宜大碗这里按照购买思路设置,如果预算在4500左右,主流办公,轻度网游(LOL等等),看重屏幕质量,你会发现选择不多。这个价格的屏幕质量更好(2)K以上),外观,轻薄,性能均衡,是主流品牌,基本都是小新Air 14 Plus和RedmiBook Pro两款。

联想小新Air 14 Plus锐龙核显示:Zen3 2.2k王者4500屏幕格

优势:4.5K价位兼顾2.2K屏 Zen3架构锐龙5000,30w性能释放、56Wh电池、IR TOF人脸识别

缺点:机身稍厚。

属于4500价格屏幕和性能的全方位选择,屏幕和质感不如小新Pro但接口更完整、更实用:



红米RedmiBook Pro 14.优秀的工艺和屏幕

优势:CNC一体成型工艺、2.5K 16:10屏幕、56Wh电池。

短板:处理器为Zen锐龙5500/5700架构U,性能差Zen三、性能释放一般。

追求4500以内做工和屏幕质量的选择:


还有另一种选择。虽然没有2K屏幕,但更注重商业属性,接口配置和扩展能力更好,更适合入门级办公需求。

惠普战争664代锐龙版:入门商务书,续航,静音体验极佳优势:Zen3架构低压处理器具有优异的耐久性和静音性能nits高亮度域屏、防溅键盘、完整接口、双内存插槽、一年上门服务。

性能释放保守,机身稍厚。


联想ThinkBook 14/15锐龙版:内存硬盘可升级优势:可选Zen三架构锐龙处理器,主流性能释放,双M2固态硬盘,接口完整,60Wh大电池,一年上门服务。

短板:机身稍厚。


中端爆款追求更好的性能和更高质量的屏幕已成为一种趋势:

联想小新Pro 14 2021(酷睿/锐龙).8K高刷屏 性能好的爆款

优点:机身薄,2.8K 90Hz 400nits屏幕,性能释放45W、质感极佳,61Wh大电池,人脸识别。

短板:只有一个USB-A接口。

短板:只有一个USB-A接口。


依然是5K全能六边形战士的价格,除了接口稍微少一点,挑不出问题。

无畏Pro 14(锐龙/酷睿).8K OLED极致屏幕观感 性能释放优异的选择

优势:2.8K 600nits广色域 OLED屏幕观感一流。性能释放也很好,满载50W性能释放,表面温度控制良好

短板:机身稍厚,C/D面部塑料,质地不那么突出。锐龙版USB-C接口不支持PD充电。


更适合重视屏幕外观和追求性价比的用户。OLED屏幕有争议,但日常使用问题不大。

联想ThinkBook 14P(锐龙):接口齐全 业务前沿性能释放强

优点:立轴设计,不吹屏轴后出风设计,接口齐全,2.2K屏 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