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灰飞虱
绰号:蚰虫。头顶与前胸背板黄色,雌虫中部淡黄、两侧暗褐、前翅近于透明,具翅斑。胸、腹部腹面雄虫黑褐色、雌虫黄褐,足皆淡褐。其可怕之处在于下毒导致粗缩病。
危害图片如下:
根据危害症状判定危害虫类。
弱点:耐低温不耐高温。
破解:清除杂草、保护天敌、吡虫啉、吡蚜酮、藜芦碱等药剂围圈喷防。
2、红蜘蛛
绰号:火蛛蛛。成螨红色或锈红色雌虫椭圆形,雄虫卵圆球形。幼螨体近圆形色泽透明呈红色足3对取食后体色变暗绿。吸食叶片背部汁液。
弱点:喜旱怕涝,移动缓慢。
破解:清除杂草断其通道;喷雾、熏蒸轮换用药。
3:蚜虫
绰号:万人腻。无翅孤雌蚜深绿、披薄白粉;有翅孤雌蚜头、胸黑亮,腹部黄红至深绿。危害心叶及雄穗。污得不行。
弱点:好色趋光,最爱黄色。
破解:药剂拌种、轮换喷雾消灭。
4:蓟马
绰号:孤雌者。雌成虫分长翅型、半长翅型和短翅型,若虫体色乳青或乳黄,体表皱榴有横徘隆起颗粒。会飞善跳,可引起玉米幼苗"心叶破碎"或扭曲成"牛尾巴状"。
弱点:喜干燥怕潮湿,成虫行动迟缓。
破解:吡虫啉、啶虫脒等内吸性药剂有较好的防效,勿用菊酯类农药。
5:棉铃虫
绰号:青虫。幼虫体长40~45毫米,头部黄褐色,按体色可分为黄白色型、黄红色型、灰褐色型、土黄色型、淡红色型、绿色型、黑褐色型、咖啡色型、绿褐色型等9种类型。取食花丝、雄穗、雌穗、叶片幼嫩组织。
弱点:成虫有趋光性,对半枯萎的杨树枝把也有很强的趋性。
破解:黑光灯、性诱剂或杨树枝把诱杀成虫;虫卵盛期释放赤眼蜂或草蛉或喷施核多角体病毒或化学防治。
6:玉米螟
绰号:钻心虫。老熟幼虫体长20一30毫米头壳棕黑色,体污白色,体背毛片明显。幼虫钻入心叶内啃食叶肉,只留表皮。
弱点:成虫昼伏夜出,有趋光性。成虫将卵产在玉米叶背中脉附近。
破解:灯光诱杀成虫,白僵菌、苏云金杆菌(Bt)、赤眼蜂以物治物,辛硫磷颗粒剂或喷雾除杀。
7:金针虫
绰号:叩头虫。幼虫体细长,金黄或茶褐色有光泽着同色细毛,故名“金针虫”。
弱点:成虫对刚腐烂的禾本科草类有趋性。白天藏匿夜晚活动,雌成虫不能飞翔,行动迟缓有假死性,无趋光性,雄虫飞翔较强。幼虫为害根部、茎基、取食有机质。
破解:辛硫磷、毒死蜱、地蛆灵等拌种、毒土、灌根,与烟嘧磺隆制剂前后间隔一周施用。
8:地老虎
绰号:切根虫。头黄褐、额呈双峰型,体淡黄褐至深褐。背纹线性条纹。食叶留皮儿,蛀茎留丝儿,残虐幼龄。
弱点:成虫有趋光性和趋化性,幼虫三龄前地表为害,三龄后入土昼伏夜出。自残成性。
破解:黑光灯、糖醋液诱杀成虫;三龄前喷雾、喷粉、毒土、毒饵歼灭幼虫;大龄后灌根闷杀。
9:双斑萤叶甲
绰号:食丝虫。头、胸红褐色,鞘翅基半部黑色、基部淡黄色斑、四周黑色,鞘翅端半部黄色。能飞善跳,有群聚性、迁飞性。狠辣之手段是嗜花丝成性,造成玉米绝后。
弱点:趋嫩叶习性,喜高温干燥中午活动旺盛,早晚活动力差。
破解:上午 9~11时和傍晚16~19时,菊酯类农药喷雾统防统治。
10:二点委夜蛾
绰号:偷渡客。头褐、额深褐,腹部背面纹两条褐色线。体型较地老虎小,国外近年偷渡入境,善切根、蛀茎,伪装地老虎作案,为害幼苗。
弱点:成虫趋光、趋化性,昼伏夜出。
破解:黑光灯诱杀成虫;清田破坏隐匿环境,撒毒土,喷氯虫苯甲酰胺、菊酯类、甲维盐、茚虫威歼杀幼虫。
11:粘虫
绰号:行军虫,头红、额扁、呈八字。体色随成员增多从浅绿到深褐,擅长连续作战,两三天时间玉米田即可变竹林。多随风或雨水空降突袭。
弱点:成虫趋光、趋化性。
破解:可采用糖醋液、性诱捕器、杀虫灯等防治技术诱杀成虫,用高氯等喷雾或烟雾围歼幼虫。或采用杜邦康宽喷雾进行预防。
12、蛴螬。苗期危害严重,特别上茬是花生的。
13、甜菜夜蛾。
甜菜夜蛾(Beet armyworm)学名Spodoptera exigua (Hübner, 1808)俗称白菜褐夜蛾,隶属于鳞翅目、夜蛾科,是一种世界性分布、间歇性大发生的以危害蔬菜为主的杂食性害虫。对大葱、甘蓝、大白菜、芹菜、菜花、胡萝卜、芦笋、蕹菜、苋菜、辣椒、豇豆、花椰菜、茄子、芥兰、番茄、菜心、小白菜、青花菜、菠菜、萝卜等蔬菜都有危害。
甜菜夜蛾为害多种蔬菜,如葱、甘蓝、花椰菜、白菜、萝卜、莴苣、番茄、青椒、茄子、马铃薯、黄瓜、西葫芦、豆类、茴香、韭菜、菠菜、芹菜、胡萝卜等。
玉米甜菜夜蛾又名甜菜夜蛾、玉米叶夜蛾。 属鳞翅目,夜蛾科。主要寄生在玉米、棉花、甜菜、芝麻、花生、烟草、大豆、白菜、番茄等170多种植物。
电脑为害特点 幼虫食叶成缺刻或孔洞,严重把叶片吃光,仅剩下叶柄、叶脉,对产量影响很大。
形态特征、生活习性、防治方法 参见甜菜夜蛾。
甜菜夜蛾公母(雌雄)鉴别见下篇。
14、蜗牛。每天雨水大时发生严重。
15、13、28星瓢虫等。
电脑电脑 | 訪客分享 |
小十三星瓢蟲 Harmonia dimidiata (Fabricius, 1781)
小十三星瓢蟲 ( 瓢蟲科 / 瓢蟲亞科) 體長 6 - 9.5 mm,前胸背板具2枚黑斑,斑點相連,小盾板黑色,鞘翅橙紅色,左右翅共有 13 枚小黑 點,其中一枚小黑點在翅末端的接合處呈梨形。本種又稱紅肩瓢蟲,分布於平地至低、中海拔山區,成蟲、幼蟲都捕食蚜蟲,少數個體夜晚會趨光,在冬季某些族群會集體渡冬,溫暖的陽光下還是有機會看到成蟲。本種尚有變異個體但在台灣很少見到,正常個體則很普遍。取名雖稱「小」十三星瓢蟲其實體型已經很大了,同樣十三星的瓢蟲還有一種叫大十三星瓢蟲,其體型更碩大。本屬6種,其中點條和瓢蟲Harmonia shoichii稀少,目前網路上還未見有生態照片。 小十三星瓢蟲,停棲綠色的光影背景,看起來十分夢幻。 小十三星瓢蟲,前胸背板後緣中央有一枚山峰状的黑斑。 小十三星瓢蟲,能以成蟲的型態越冬,在寒冷的季節最容易看到的瓢蟲。 小十三星瓢蟲,腹面橙黃色。 小十三星瓢蟲,卵,遭受蚜蟲的兵蚜擊破,這是蚜蟲御敌的一種機制。 小十三星瓢蟲,卵,附著于蚜蟲生長的環境。 小十三星瓢蟲,幼蟲體背黑色,中央有一枚橙黃色大斑,斑內黑色。 小十三星瓢蟲,潜蛹期體型漸漸縮小。 小十三星瓢蟲,蛹橙黃色,左右各節間具黑斑呈纵向排列。 小十三星瓢蟲(蛹) 小十三星瓢蟲,準備羽化。 |
与草蛉幼虫的区别:
电脑 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