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报告出品方/作者:天风证券,唐海清、姜佳汛)

1. 国家力推数字经济,产业链迎发展机遇

数字经济和新基建作为国家未来经济转型升级发展的重点方向,数字经济是继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之后的主要经济形态,是以数据资源为关键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为主要载体, 以信息通信技术融合应用、全要素数字化转型为重要推动力,促进公平与效率更加统一的 新经济形态。过去数年重要相关政策频频落地,推动从网络设备、终端硬件、行业应用等 产业链各个环节的快速成熟和发展。中兴通讯作为全球领先的 ICT 设备厂商,在网络硬件、 政企市场、消费者终端等领域产品矩阵完善,助力数字经济和新基建底层硬件建设,以及 上层应用的快速落地,有望迎来发展新机遇。

1.1. 数字经济相关政策频出,数字技术与垂直行业深度融合

数字经济推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深刻变革,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 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为应对新形势新挑战,把握数字化发展新机 遇,拓展经济发展新空间,推动我国数字经济健康发展,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数字 经济发展规划》。《发展规划》指出,数字经济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2020 年中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GDP)比重达到 7.8%。同时,该规划 还明确目标:到2025 年,数字经济迈向全面扩展期,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 GDP 比 重达到 10%。


到 2025 年,数字化创新引领发展能力大幅提升,智能化水平明显增强,数字技术与实体 经济融合取得显著成效,数字经济治理体系更加完善,我国数字经济竞争力和影响力稳步 提升。展望 2035 年,数字经济将迈向繁荣成熟期,力争形成统一公平、竞争有序、成熟 完备的数字经济现代市场体系,数字经济发展基础、产业体系发展水平位居世界前列。

根据中国信通院数据,中国数字经济规模从 2005 年的 2.6 万亿元成长到 2020 年的 39.2 万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 19.83%。数字经济在大量垂直行业快速渗透,第三产业的渗透率 从 2016 年的 30%提升到 2020 年的 41%;第二产业的渗透率从 2016 年的 17%提升到 2020 年的 21%;第一产业的渗透率从 2016 年的 6%提升到 2020 年的 9%。数字技术与垂直行业 的深度结合,将推动数字经济的持续成长。数字技术在大量垂直行业的快速渗透,有望带 动整个产业链的持续发展。


1.2. 通信行业十四五规划,底层网络支撑数字经济发展

信息通信行业作为数字经济核心的底层网络支撑,《“十四五”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也 制定了明确的中长期发展目标,包括 4 大部分、26 条发展重点,描绘了信息通信行业的发 展蓝图。从总体发展规模上看:到 2025 年,信息通信行业收入 4.3 万亿元,年均增速达 到 10%;信息通信基础设施累计投资 3.7 万亿元,累计增长 1.2 万亿元。

到 2025 年,信息通信行业整体规模进一步壮大,发展质量显著提升。工信部《“十四五” 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对 5G、千兆光纤、物联网、绿色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等方面 制定了具体的目标:通信网络基础设施保持国际先进水平、数据与算力设施服务能力显著 增强、融合基础设施建设实现重点突破、数字化应用水平大幅提升、行业治理和用户权益 保障能力实现跃升、网络和数据安全保障能力有效提升、绿色发展水平迈上新台阶。


1.3. 东数西算政策进一步优化算力格局

作为通信网络能力核心之一的算力网络,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网络流量和算力承载需求 将长期持续成长。为解决当前算力网络发展面临的问题,发改委、中央网信办、工信部、 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文件,同意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内蒙古、贵州、 甘肃、宁夏启动建设 8 个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并规划了张家口集群等 10 个国家数据中心 集群。至此,2021 年 5 月以来多部委联合印发的《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协同创新体系算 力枢纽实施方案》正式落地,“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启动。

截至 2022 年 2 月,我国数据中心规模已达 500 万标准机架,算力达到 130EFLOPS(每秒 一万三千亿亿次浮点运算)。随着数字技术向经济社会各领域全面持续渗透,全社会对算 力需求仍十分迫切,预计每年算力需求有望仍将以 20%以上的速度快速增长。另一方面, 随着内容、应用的持续发展,网络流量也将持续快速成长。以移动互联网流量为例,2021 年 1—11 月份,移动互联网累计流量达 2008 亿 GB,同比增长 34.3%。其中,通过手机上 网的流量达到 1923 亿 GB,同比增长 35.8%,占移动互联网总流量的 95.8%。11 月份当月 户均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DOU)达到 14.02GB/户·月,同比增长 20.4%,比上年底高 2.1GB/ 户·月。


结合东西部地区资源禀赋的差异,“东数西算”计划在土地、能源资源紧张的东部地区重 点发展网络性能实时性要求较高的业务,而将对网络时延要求相对较低的业务转移到西部 地区。 “东数西算”实施方案指出:建设数据中心集群之间,以及集群和主要城市之间 的高速数据传输网络,优化通信网络结构,扩展网络通信带宽,减少数据绕转时延。未来 随着网络流量的增长,尤其是东西部之间更多的跨区域连接,传输网未来也将迎来持续的 升级扩容。

1.4. 中兴通讯面向数字经济,产品矩阵完善

近期一系列政策高度重视通信信息行业发展,作为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层支撑,通信信息行 业整体产业链有望持续快速成长。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 强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建设数字信息基础设施,推进 5G 规模化应用,促进产业数字 化转型,发展智慧城市、数字乡村。加快发展工业互联网,培育壮大集成电路、人工智能 等数字产业,提升关键软硬件技术创新和供给能力。完善数字经济治理,释放数据要素潜 力,更好赋能经济发展、丰富人民生活。从产业技术发展的角度看,每一轮科技浪潮的背 后,都是新一轮网络建设、创新终端硬件普及,再到应用和内容生态的成熟。

中兴通讯作为全球主要的 ICT 厂商之一,产品广泛覆盖运营商网络、政企设备和应用、消 费者终端和应用等众多信息通信网络环节,覆盖底层网络基础设施(5G 基站和 SPN、传 输网各类设备、千兆宽带设备等),算力基础(服务器、存储等),垂直行业和消费侧的网 络和终端(企业级网络设备、工业网关、手机、家庭终端等),应用产品(数据库、云视 频、云平台等)。随着数字经济的持续深入发展,未来中兴通讯有望深度参与数字经济建 设,在底层网络、算力和流量以及上层众多垂直行业和消费者终端和应用领域长期成长。


2. 政企业务迎 ICT 发展新机遇

2.1. 耕耘政企市场多年,已成长为公司重要收入增长点

中兴通讯深耕政企业务市场多年,产品从硬件、软件到系统解决方案等,为政府和企业客 户提供全面的 ICT 产品和系统服务。公司政企业务产品线齐全,覆盖网络侧(有线/无线接 入网、传输网设备)、IT 服务(服务器、存储、交换机、路由器、网络安全、网络管理等)、 能源、软件及应用(云视讯、数据库等)等众多领域,能够为行业客户提供针对垂直领域 需求的专业化解决方案。

2021 年,中兴在政企业务方面聚焦能源、交通、政务、金融、互联网、大企业,依托“精 准云网”和“赋能平台”,积极布局新基建、5G 行业应用及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服务器 及存储产品已规模进入金融、互联网、能源等行业的头部企业。GoldenDB 分布式数据库 获评国产分布式数据库金融行业第一品牌,在大型商业银行核心系统商用稳定运行超过三 年,并向其他行业领域进行拓展。5G 行业应用方面,已联合 500 多家合作伙伴开展 5G 应 用创新和商业实践,实现近百个 5G 创新应用场景。 目前政企业务贡献公司整体收入占比超过 10%,且占比有望持续提升,对公司整体业绩成 长形成更大助力。2021 年政企业务收入同比增长 16.03%,主要是由于服务器、国内子公 司等营业收入增长拉动,反映出公司产品布局全面把握市场机会能力较强的优势。从毛利 占比角度看,公司政企业务毛利占公司总毛利比例 9%左右。


2022 年,随着新基建的投资加码,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加速,政企市场迎来新的发展空间。 中兴致力于成为“数字经济筑路者”,用 ICT 技术赋能千行百业。未来在政企业务,聚焦 能源、交通、政务、金融、互联网、大企业,强化渠道综合竞争力,实现传统优势产品及 服务器、IDC 数据中心等新产品的快速复制推广,有望完成跨越式增长。

2.2. 数字经济推动 ICT 投资持续增长,万亿市场,空间广阔

随着信息技术的持续发展,信息技术(IT)与通信技术(CT)不断深度融合,以通信网络 和底层网络硬件设备为基础,融合算法、数据库、云技术等 IT 产品和服务,是实现企业 数字化转型、政府数字化建设、产业互联网和信息化升级等众多数字经济关键环节的重要 技术手段。根据 IDC 最新统计和预测,2021 年中国整体 ICT 市场(含第三平台与创新加速 器技术)规模达到 7,111 亿美元,同比 2020 年增长 9.3%,恢复到疫情之后相对较高的增 长速度。IDC 预计 2022 年中国 ICT 市场规模将达到 7,937 亿美元,比 2021 年增长 9.2%, 持续高于 GDP 的增长,万亿级市场,为产业链相关企业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ICT 涉及到软件应用安全服务类以及通信电子计算机设备和消费终端设备制造两大领域, 从专利申请数量看,ICT 服务领域的 PCT 专利同族数量更多,逐年布局数量增长显著,而 ICT 制造领域中器件领域海外 PCT 布局开始时间较早,智能消费设备制造、计算机制造、 通信设备制造、电子元器件及专用材料制造领域近些年开始进入重点布局状态。


围绕 ICT 的重点环节,中兴通讯布局了大量软件/硬件产品,形成两大成长曲线,具体来 看: 2022 年是中兴超越期的开局之年,CT 业务为代表的“第一曲线”稳中求进,IT、数字能 源和终端领域打造“第二曲线”。IT 业务(包括服务器及存储等 IT 基础设施以及 5G 行业、 汽车电子等数字化转型业务)、数字能源业务(包括电源、IDC 数据中心、新能源等)、终 端业务(包括手机、移动互联、智慧家庭等)为代表的的成长、新兴业务是中兴通讯的第 二曲线。总体上看,IT、数字能源、终端等,都是基于公司原有的 CT 业务,沿着市场或客 户的优势区域进行的战略拓展。其中“第一曲线”CT 业务公司预计在“十四五”期间保 持每年 10%以上的增速,IT 领域等第二曲线业务公司的基本要求是年复合增长率要达到 40% 以上,按照此规划,未来 5 年第二曲线的营收占比将从目前的 10%以上增长到 30%以上。

2.2.1. 服务器和存储重点突破,有望实现跨越式增长

从行业发展的角度看,受益于互联网应用的不断丰富、云计算业务的推动、5G 商用建设加 速、人工智能等行业的发展,服务器行业出货量有望持续快速增长。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 预计中国服务器行业市场规模有望从 2021 年的 257 亿美元,成长到 2026 年的 462 亿美 元,年复合增速达到 12%。

中兴通讯的服务器产品覆盖 Intel 通用服务器、AMD 通用服务器、Intel GPU 服务器和基于 国产海光/飞腾芯片的创新服务器四大类。公司服务器产品持续多年的研发投入,产品竞 争力突出,屡获行业大奖。Frost & Sulliva 授予公司“2021 年度全球服务器产品创新奖”, 中兴通讯自主研发的新一代 R5300 G4X 两路服务器刷新了 SPECrate 2017_fp_base 测试以 及 SPECrate 2017_int_base 测试成绩,同时创造了浮点运算和整形运算性能测试成绩新的 世界纪录。


凭借公司持续强化的产品实力,中兴通讯服务器市场重点突破,重点客户规模拓展。2021 年 6 月,中国移动集中网络云资源池三期工程计算型服务器采购中标候选人公示,中兴通 讯中标本项目最大份额。这是中兴通讯继中国移动 2019 年至 2020 年 PC 服务器集中采购、 中国移动 2020 年 PC 服务器集中采购两个项目后,再次获得中国移动通用服务器类项目的 最大份额,不断证明公司服务器领域的产品竞争实力。中兴产品竞争力不断强化,在运营 商等重点客户市场有望持续突破。

存储是中兴通讯另一个重要布局的产品板块,存储与服务器协同性较强,借助公司在服务 器领域的市场优势,进一步迭代计算和存储等系列化产品,有望形成更加完善的产品矩阵, 加强整体市场竞争力。 从行业发展上看,根据 IDC 数据,2021 年以来,中国外置存储市场保持了较快的增长, 2021 年上半年同比增长率达到 33.5%,市场规模达到 23.9 亿美元;2021 年第二季度同比 增长为 33.3%,市场规模为 14.6 亿美元,未来五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 12.6%,规模将在 2025 年达到 96 亿美元。

中兴通讯目前主要推出四大型号的存储系统产品,覆盖全闪存储、虚拟化存储等新技术, 配合 KingStor V2 存储平台软件,可以提供完备的存储增值业务功能,满足企业用户对数 据存储容量、IO 性能、数据安全性、业务连续性等多方面需求,应用在中大型数据库、高 性能计算、多媒体视频数据存储、文件服务、互联网应用、备份、容灾等等多种领域和行 业。可以为用户提供安全可靠、性能卓越的存储服务。


2.2.2. 数据库技术领先,国产替代空间广阔

据中国信通院测算,2020 年全球数据库市场规模为 671 亿美元,其中中国数据库市场 规模为 35 亿美元(约合 240.9 亿元人民币),占全球 5.2%,预计到 2025 年,全球数 据库市场规模将达到 798 亿美元。中国的 IT 总支出将占全球 12.3%。中国信通院预计, 中国数据库市场在全球的占比将在 2025 年接近中国 IT 总支出在全球的占比,中国数据 库市场总规模将达到 688 亿元,市场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 23.4%。

从下游行业来看,金融、电信、政务、制造、互联网五个行业采购的数据库产品及服务占 总市场的 80%以上,其中金融行业 2020 年各类数据库中,Oracle、DB2、MySQL、PostgreSQL 等海外数据库厂商市场占比超过 90%。作为关乎国民经济正常运行的关键行业,防止潜在 供应链风险,技术层面国产化需求强烈,国产替代空间广阔。


Frost&Sullivan 联合头豹研究院正式发布《2020 年中国金融级分布式数据库市场报告》, 中兴通讯 GoldenDB 位居中国金融级分布式数据库领导者象限第一位置,成为国产分布式 数据库金融行业第一品牌。核心业务系统是金融行业最重要的业务系统模块,对数据库的要 求最高,核心业务系统的应用情况最能体现数据库产品在金融行业的能力和认可,国有大行 需求则代表国内金融行业的发展趋势。中兴通讯数据库产品在国有大行核心系统的稳定运 行,证明了公司领先的技术实力,未来有望在金融以及其他行业持续快速拓展。

2.2.3. 渠道建设成效显著,云网生态共赢

产品力持续强化的同时,中兴进一步扩大“云网生态”阵营建设,渠道拓展成效显著,打 开政企市场成长空间。公司贯彻落实“双百千”商业合作计划,合作伙伴优先,建设共赢 的“云网生态”。2021 年核心渠道数量同比增加 45%,服务器产品核心渠道数量同比增加 145%。针对重点行业中百强千企逐步实现全面覆盖。同时中兴重构合作伙伴一站式服务平 台,上线发布在线配置报价产品(CPQ ),作为政企业务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的新产品,CPQ 具有“自主报价、上下贯通、灵活易用、高效协同、极致体验”的特点,进一步赋能渠道 伙伴,共同推动中兴政企业务的长期成长。(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2.3. 工业互联网蓬勃发展,中兴大有可为

2.3.1. 工业互联网行业蓬勃发展

工业互联网作为数字经济与垂直行业深度融合的代表性场景,获得中央及地方的高度重视。 随着新基建、数字经济纳入新阶段发展重点,工业互联网领域的政策支持力度持续加大。 “十四五”规划指出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普及率将从 14.7%提升到 45%。从 2017 年国务院 颁布《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以来,工业互联网相 关政策频出,不断深化落地,推动工业互联网行业快速落地和发展。

2021 年工业互联网产业增加值预计突破四万亿,工业互联网产业增加值规模占 GDP 比重 呈现稳步增长趋势,同时我国工业互联网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根据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 测算,2020 年我国工业互联网产业增加值规模达到 3.57 万亿元,名义增速达到 11.66%, 其中工业互联网直接产业增加值规模为 0.95 万亿元,名义增速为 10.17%,工业互联网渗 透产业增加值规模为 2.62 万亿元,名义增速达到 12.21%。2017-2020 年工业互联网产业 增加值规模占 GDP 比重呈现稳步增长趋势。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预计 2021 年比重上 升至 3.67%,工业互联网逐步成为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 我国工业互联网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预计 2021 年高达 4.13 万亿 的工业互联网增加值规模中,渗透产业部分为 3.04 万亿,占总增加值规模的比例将达到 73.65%。


2.3.2. 中兴在工业互联网中的应用

随着 5G 网络覆盖的快速推进以及 5G 技术标准的不断完善和成熟,5G 行业应用开始蓬勃 发展,相比 2G/3G/4G C 端为主的商业模式,5G 引入大量新技术实现对三大应用场景的支 撑,将带动大量垂直行业 5G 应用需求的快速成长。工业互联网是 5G 网络重点拓展的垂直 行业应用领域之一,5G 网络的大带宽、低时延、高可靠、大连接、切片化等技术特性非常 契合工业场景下的应用需求。大带宽能够支持工业 AR、视觉识别检测、远程监控等;低 时延高可靠在工业控制中至关重要;大连接在柔性生产、仓储管理、AGV 等领域有着广泛 的应用空间。

5G 技术与各个工业部门的深度结合,探索出一系列工业互联网转型升级的标杆案例,工 业互联网应用不断迭代成熟,未来有望进入规模复制的快速发展阶段。运营商提供 5G 网 络切片化的服务能力后,以中兴为代表的具备深厚的通信网络技术能力+行业垂直解决能 力的科技巨头,能够切实帮助垂直行业客户完成企业数字化转型和 ICT 升级建设。我们以 电网和工厂两个典型案例具体来看 5G 垂直行业应用的 ICT 需求或者中兴的政企业务带来 的需求拉动:


1)5G+智能电网:电力通信网是支撑智能电网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为智能电网提 供安全、可靠、高效的信息接入及传送通道。在智能电网时代,随着大量新能源、智能电 器的普及,电力用户对用电质量要求持续提高,给电网特别是城市配电网的调控和管理带 来巨大挑战。众多新业务场景对网络时延、带宽、可靠性等方面有着明确的要求。针对电 网的特殊需求,中兴通讯可以从发电、送电、配电和用电等各个环节切入,通过传感器、 网络设备、边缘计算平台、核心机房等设备承载智能电网的终端与网络实时交互通信,满 足智能电网的新发展需求。

2)5G+工业制造:当前,工业领域无线技术主要应用于设备及产品信息的采集、非实时 控制和实现工厂内部信息化等。由于在可靠性、数据传输速率、覆盖距离、移动性等方面 的不足,导致当前工业领域无线技术并未能广泛应用,无线通信占比仅约 6%左右。随着 5G 技术的不断发展成熟,特别是其特有的低时延、高可靠,以及大带宽等特性,使得无线 技术应用于现场设备实时控制、远程维护及操控、工业高清图像处理等工业应用新领域成 为可能,同时也为未来柔性产线、柔性车间奠定了基础。在工业领域,有望产生工业级网 络设备、新型传感器、机器视觉、自动驾驶等大量新需求。

2020 年 7 月,中兴通讯“5G 工业互联网安全实验室”入围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实验室首 批名单,中兴通讯凭借多年来在 5G 网络安全建设等方面的技术积累,其“5G 工业互联网 安全实验室”成功入选,中兴通讯在工业互联网安全领域的技术实力再获业界认可。公司 在工业互联网领域储备深厚,形成了一系列针对性的产品和技术布局,有望充分受益工业 互联网行业的长期发展。


2.4. 水到渠成进军汽车电子,耦合虚拟与现实

2.4.1. 智能化趋势下,汽车电子行业持续成长

随着更多智能化设备与汽车融合,在互联网、娱乐、节能、安全四大趋势的驱动下,汽车 电子化水平日益提高,汽车电子在整车成本中的占比不断提高,根据智研咨询预计,2030 年汽车电子占整车制造成本比重将达到 49.55%。

2.4.2. 汽车电子产业链

当前汽车电子行业产业链可以分为三个层级:产业链上游主要是汽车电子元器件及零部件。 产业链上游的供应商较多,主要负责提供元器件及零部件的生产;产业链中游主要以系统 集成商为主,进行模块化功能的设计、生产与销售,主要针对上游零部件及元器件进行整 合,针对某一功能或者某一模块提供解决方案;产业链下游为整车环节,以汽车企业为主 导,在产业链中拥有较高的议价权。


5G+车联网:为实现车辆的网联化、智能化,车联网结合车内网、车际网和车载移动互联 网,按照约定的通信协议和数据交互标准,在车、路、行人及平台之间进行无线通信和信 息交换。中兴通讯等设备商在车联网场景下,将能够为交通管理部门、市政管理部门提供 安防监控、红绿灯/路灯/指示牌等信息化改造、MEC 平台、交通大数据平台等解决方案; 能够为整车企业提供通信模组、传感器感知、车载计算平台、边缘计算等解决方案。同时 车联网中还会产生大量保险、基于 LBS 的服务等新商业模式,这些领域的企业也将产生更 多 ICT 需求。

2.4.3. 中兴通讯在汽车电子领域开启新征程

中兴通讯在汽车电子最早布局的是无线充电领域,早在 2014 年就通过与东风汽车、宇通 客车以及政府公交的合作等,在新能源汽车充电技术领域取得了创新突破,成为领先的电 动汽车无线充电厂商。紧接着公司继续深入与汽车企业的合作,以操作系统、智慧座舱、 车联网等为核心切入点,实现 5G、C-V2X、云计算、边缘计算等技术与智能驾驶、智能 制造等技术的深度融合。2017 年进入车用操作系统领域,形成涵盖 RTOS、Hypervisor、 Linux 三大核心组件的中兴汽车操作系统产品系列,可覆盖智能座舱、智能驾驶、智能网 联、中央计算等多种车用场景。

公司在 2021 年 3 月设立汽车电子团队,经过调研和研讨,公司将汽车电子业务定位为数 字汽车基础能力、核心部件提供商,智能网联产品和方案提供商,致力于与合作伙伴一起 为智能汽车提供个性化、极致驾乘体验,共同建设聪明的车+智慧的路+强大的云。汽车已 经成为实施算力的载体,未来,中兴通讯的汽车电子业务将定位为“数字汽车基础能力提 供商和国产自主高性能合作伙伴”,中兴通讯要帮助车企做好基础设施,以车规 SOC 芯 片、车用操作系统等作为切入点,携手车企解决国内车企行业“缺芯少软”的痛点。


2022 年 1 月,SGS 通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向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汽车操作系统 GoldenOS 微内核产品颁发了 ISO 26262 ASIL-D 级汽车功能安全产品认证证书。此认证是 业界最高等级认证,标志着中兴通讯汽车操作系统已能够全面支撑汽车行业最为严苛的功 能安全场景需求。

中兴在汽车电子的拓展是水到渠成的,从发展历程、技术储备、产业链地位以及需求契合 度等角度来看:

中兴通讯在 CT、IT 的研发以及 CT、IT 的融合过程中,具备了做汽车电子所要求的 能力:硬件、软件、操作系统、数据库、连接、大数据和 AI 等;

中兴通讯在长期服务运营商网络建设过程中,获得了高可靠、高性能的系统整合经验;

发展汽车电子所需要的硬件、软件等能力的主要成本已经在历年研发中分担完毕,已 经沉淀到公司的平台能力当中;

中兴的客户有明确的汽车电子需求,中兴 ICT 领域的能力可以助力客户成功。

公司对汽车电子业务的定位比较清晰,有三项核心竞争力,一是芯片的定义和设计能力; 二是公司基础软硬件能力,包括操作系统、硬件规划以及软件研发能力;三是智能网联汽 车相关的 RSU(路侧单元)和智能模组,这些是公司已经有深度技术储备的核心产品。对 汽车电子业务,中兴和整车厂已经开始探索,与头部整车企业确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将 进一步打磨产品和技术,从市场拓展到为公司贡献规模收入和利润,未来 3-5 年有望成为 公司重要的收入和利润贡献点。


2.5. 全面整合中兴微电子,提升供应链安全,打造核心竞争优势

数字经济的发展中,下游客户越来越重视信息安全和供应链安全,中兴通讯全面整合中兴 微电子,自主芯片研发和设计能力将会对公司 ICT 业务的发展带来更大的帮助。中兴微电 子技术有限公司经过整合成为中兴通讯全资子公司,专注于通信网络、智能家庭和行业应 用等通信芯片开发,自主研发并成功商用的芯片达到 100 多种,连续多年被评为“中国十 大集成电路设计企业”。2021 年中兴微电子营收达到 97.31 亿元人民币,净利润 8.46 亿元 人民币。

从工艺制程上来看,2018 年,中兴主流发货产品工艺达到 28nm,核心芯片研发已突破 16/14nm 先进制程,28nm 及以下先进工艺芯片出货量占比达到 84%。2019 年,中兴通 讯 CEO 表示,中兴微电子已经实现通讯里面专用芯片的全部自主设计,制造环节则通过 与合作伙伴代工生产进行。公司已经熟练掌握 10nm 和 7nm 的工艺,研发正在向 5nm 制 程进发。

中兴微电子在全球设有多个研发机构,研发人员超过 2000 人。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中兴 微电子掌握了国际一流的 IC 设计与验证技术,拥有先进的 EDA 设计平台、COT 设计服 务、开发流程和规范,可为客户提供一站式设计服务。秉承持续的自主创新,中兴微电子 已申请的芯片专利超过 4000 件,其中 PCT 国际专利超过 1800 件,5G 芯片专利超过 200 件。

2.5.1. 历史沿革:自主研发逐步打破国际垄断

中兴微电子成立于 2003 年,前身为中兴 1996 年成立的 IC 设计部,成立之初的主要目标 是以自主研发芯片降低制造成本,研发的主要对象包括 SDH/MSTP 传输、交叉芯片在内 的承载网设备芯片。由于早期此类设备的芯片主要受国际厂商垄断,价格高昂。通过自主 研发芯片,中兴得以实现低成本替代,提升整体利润。同时,中兴通讯的自研能力也为其 带来了更强的上游议价权,以争取更低的上游厂商芯片报价。

进入 21 世纪后,全球 3G 崛起,设备商把握时代机遇,发展迅速。然而,行业受欧美厂商 的技术垄断,国内企业普遍面临较强的上游供应链压力。因此中兴在 IC 设计部的基础上, 成立了全资子公司中兴微电子,专门从事芯片的研发和设计,希望以自研模式打破国际垄 断,满足发货需求。在此阶段,中兴微电子的首要任务是设计以 WCDMA 为代表的 3G 核 心芯片。2005 年,中兴微电子成功研制并量产了自己的首款 WCDMA 基带处理套片,实 现 3G 自研的突破。此后,中兴微电子在 TD 终端 / 系统芯片、高端核心路由器芯片等领 域不断取得研发进展,在芯片设计领域逐步具备了较强的竞争力。 4G`时代中兴微电子 LTE 芯片实现零到一的突破,并逐步实现 28nm LTE 多模芯片 (ZX297510/ZX297520)的批量商用。从 2014 年起,中兴微电子 4G 多模芯片正式开始从中 兴内部走向前台,公司不仅为中兴通讯提供自研芯片支持,同时也向外部客户提供 4G 多 模芯片解决方案。


2.5.2. 定向增发募资后,中兴通讯将持有中兴微电子100%股权

基于公司长远规划,2020 年 9 月,中兴通讯以全资子公司仁兴科技收购集成电路产业基金 所持有的中兴微电子 24%股权。交易过程中,公司与恒健欣芯和汇通融信达成合作协议, 由恒健欣芯出资 14 亿元收购中兴微电子 10.13%的股权,由汇通融信出资 12 亿元收购中兴 微电子 8.69%股权,达成合作收购。2020 年 11 月,中兴通讯拟以发行股份方式购买恒健 欣芯、汇通融信合计持有的公司控股子公司中兴微电子 18.82%股权(交易对价 26.1亿元), 2021 年 10 月 28 日完成过户后,中兴通讯合计持有中兴微电子 100%股权。中兴通讯对 中兴微电子全资控股后,中兴微电子的业务发展将更加契合中兴通讯的 5G 发展战略需求。

全面整合中兴微电子,对公司长期发展带来三方面显著助力:1)中兴微电子为中兴主要 产品线提供了基本完善的自研芯片设计方案,有助于提升公司整体供应链稳定性;2)掌 握自主芯片,有助于突破海外厂商技术垄断,降低器件成本,提升公司长期盈利能力;3) 自主芯片领域的研发创新,有望实现从追赶到赶超的发展路线,形成公司核心竞争力,奠 定公司长期发展的驱动力。

3. 双千兆战略下,5G 和千兆宽带持续发展

3.1. “双千兆”战略加快推动移动端和固网端发展

2021 年 3 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双千兆”网络协同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 年)》的通知,以千兆光网和 5G 为代表的“双千兆”网络,能向单个用户提供固定和移动 网络千兆接入能力,具有超大带宽、超低时延、先进可靠等特征,二者互补互促,是新型 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和承载底座。推进“双千兆”网络建设互促、应用优势互补、创新业 务融合,进一步发挥“双千兆”网络在拉动有效投资、促进信息消费和助力制造业数字化 转型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加快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


3.2. 千兆宽带加速推进,10GPON 迎快速发展

双千兆战略中,固网侧的千兆宽带加速推进,家庭侧需要升级千兆网关,局端要升级 10GPON OLT,新一代 10GPON 网络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目前千兆宽带占整体宽带用户比例仍然较低,政策推动+运营商力推+用户需求的升级, 未来千兆宽带升级还有很大空间。截至 2021 年底,三家基础电信企业的固定互联网宽带 接入用户总数达 5.36 亿户,全年净增 5224 万户。其中,100Mbps 及以上接入速率的用户 为 4.98 亿户,全年净增 6385 万户,占总用户数的 93%,占比较上年末提高 3.1 个百分点; 1000Mbps 及以上接入速率的用户为 3456 万户,比上年末净增 2816 万户,千兆宽带用户 占整体宽带用户比例仅 6.4%。在双千兆政策的推动下,运营商大力发展千兆网络覆盖,网 络性能的提升匹配用户对网络需求的升级,将带动千兆宽带持续快速升级。

2016 年 9 月,在第十八届中国国际光电博览会期间,中兴通讯发布了全球首款 10G PON 上行智能网关。中兴通讯一直引领光纤接入网和家庭业务领域的技术发展,不断推动 10G PON 技术在家庭接入领域的普及,有望重点受益千兆宽带(10GPON)建设。同时 2022 年 3 月 2 日,中兴通讯重磅发布下一代全球首台精准 50G PON 样机,立足 10GPON 布局 50GPON,保持技术引领和市场引领。


3.3. 中国 5G 建设持续推进

5G 投资以及发展根据驱动力可以分成三个阶段:“政策驱动运营商投资→业务发展驱动运 营商投资→垂直行业业务发展驱动企业投资”。

第一阶段:2018 至 2021 年,由政策驱动运营商投资。该阶段的特点是,工信部等国 家部委站在经济发展、科技竞争、数字化产业升级以及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等更高层面 的目标进行通盘考虑,自上而下的由政策推动运营商投资。

第二阶段:2022 至 2024 年,由于 5G 手机等终端设备的渗透需要一定时间,基于 5G 硬件实现的新应用如超高清视频、VR/AR 等逐步成熟,推动 5G 网络流量和网络负载快速增长,5G 对运营商的收入和现金流贡献开始快速起量,进而推动运营商进入第 二轮投资,该轮投资主要是业务和流量拉动的网络扩容投资。

第三阶段:2025 至 2030 年,该阶段随着网络部署持续完善,国内运营商网络建设支 出可能逐步减缓,同时随着 5G 向垂直行业应用的渗透融合,各行业企业在 5G 设 备上的支出将稳步增长,成为带动 5G 相关投资的新一轮增长。


5G 作为新基建的代表,是数字经济的重要支撑,对整体经济拉动意义重大。新基建与传 统基建相比,增加了信息通信类基础设施建设,其新意更多的体现在对数字经济的支撑作 用上。5G 在新基建中处于最根本的通信基础设施,不但可以作为直接投资项,还可以为大 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和工业互联网等其他基础设施提供重要的网络支撑,而且可以将大数 据、云计算等数字科技快速赋能给各行各业,是数字经济的重要载体。

(1)直接拉动,运营商的资本开支直接投资。三大基础电信运营商一年的资本开支约 3000 亿元,从历史情况看三大运营商资本开支有一定的周期性波动,2012-2015 年连续增长 4 年,2016-2018 年有所下滑,2019-2021 年重新进入增长通道,2022 年中国移动和中国电 信的资本开支规划仍然保持增长。运营商的资本开支直接带动主设备、传输网设备以及上 游各类元器件的销售,对经济带来直接的拉动。

(2)间接拉动,信息产业 5G 时代将迎来大发展。根据中国信通院的估算,5G 建设对整 体经济拉动有望达到万亿级别。除了运营商以及配套的通信设备产业链的直接拉动,消费 电子、网络终端设备等设备制造商将迎来设备升级的新机遇;围绕 5G 2B/2C 等各类应用还将带动信息服务产业迎来大发展,带动的经济增量将显著超越 5G 硬件带来的直接经济 拉动。(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3.4. 全球角度看,中国先行、海外跟进,拉长投资周期

3.4.1. 5G 终端设备快速渗透,运营商收入正向贡献显现,形成网络建设正循环

5G 网络覆盖持续深入,5G 终端硬件连接数有望高速增长。根据 GSMA 预测,全球 5G 网 络设备的连接数占比将从 2019 年开始快速渗透,在 2025 年有望达到 20%的比例,即达到 18 亿连接数。5G 网络带来更快的网络速率、更低的时延等性能升级,网络用户对 5G 服 务增加付费的意愿较强,针对全球不同区域用户的调查显示,平均 57%的用户愿意为 5G 服务增加付费。


对运营商而言,随着 5G 商用网络的快速铺开,大量 5G 新硬件推向市场,将推动 5G 应用 的普及,为运营商带来 5G 新增收入,增强运营商继续投资 5G 的动力和能力,进而形成 网络建设和发展的正循环,推动全球 5G 网络建设的良性发展。根据 GSMA 估算,随着 5G 初期覆盖开始,移动用户逐步从 4G 网络向 5G 升级,将推动运营商收入持续增长。由于不 同国家和地区运营商的投资能力不同,导致 5G 网络覆盖进度和 5G 用户渗透率提升速度不 同,不同国家和地区5G对运营商收入弹性的共享有所差异。随着5G网络渗透的持续推进, 对运营商收入增量贡献将持续加大,进一步增强运营商部署 5G 网络的内生动力。

从全球电信投资看,总体发展平稳,投资 5G 网络的运营商数量持续增长。根据 GSA(全 球移动设备供应商协会)统计,截至 2021 年年底,全球 78 个国家和地区的 200 家运营商 推出了符合 3GPP(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标准的 5G 服务。同时 GSA 的数据显示,目前 已发布的 5G 设备已经达到 1,257 款,而其中有 614 款为智能手机产品,相比 2020 年底, 分别上涨了 125%和 120%。

3.4.2. 5G 商用 2019 年启动,中国 5G 领先,海外未来逐步跟进,平滑投资周期

第一梯队国家领先全球,基本于 2019 年开始商用。韩国和美国均在 2019 年 4 月 3 日宣 布开通 5G 商用,中国于 2019 年 6 月发放 5G 牌照。频段和牌照落地后领先国家的运营商 快速推进 5G 网络建设和用户推广。

韩国于 2019 年 4 月宣布开始 5G 商用,开通 5G 服务的包括 SK 电讯、韩国电信和 LG U+的三大传统运营商,套餐资费为 5.5 万韩元(约 325 元人民币)到 13 万韩元(约 769 元人民币)不等,达到流量上限后有限速。


美国于 2019 年 4 月宣布开始 5G 商用,Verizon 和 Sprint 为首发开通 5G 服务的运营 商,第一批覆盖城市包括芝加哥、明尼阿波利斯、亚特兰大、休斯顿、堪萨斯等,套 餐资费为 70 美元(约 480 元人民币)到 105 美元(约 730 元人民币)不等,达到流 量上限后有限速。

中国在 2019 年 6 月 6 日宣布为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和中国广电等四家运 营商发放 5G 牌照,10 月 31 日,三大运营商正式上线 5G 套餐,5G 全国覆盖快速推 进,截至 2020 年 10 月已开通超过 70 万座 5G 基站,终端连接数超过 1.8 亿个。

与 3G/4G 时代有所不同,3G/4G 时代海外建设领先于中国,国内设备商早年海外份额较 低,主要针对国内市场,国内建设高峰期结束之后,面临建设规模下滑周期的压力。从 3G/4G 发展过程看,中国处于技术跟随状态,海外规模建设领先中国 3-6 年时间,当中国 规模建设周期结束后,产业链迎来周期下行压力。反观 5G 时代,中国引领全球 5G 建设发 展,海外不同国家进度不一,有望平滑 5G 投资周期,拉长 5G 投资规模持续增长的时间。

从全球 5G 规划角度看,全球 5G 第一梯队国家建设快速推进,其他国家将逐步跟进。根 据 GSMA 统计,到截至 2020 年 1 月,全球 24 个国家的 46 家运营商正式商用 5G;39 个 国家的 79 家运营商已经宣布 5G 商用规划。不同国家和地区技术和市场发展水平不同,对 于 5G 商用的迫切程度有所差异。因此在全球角度看,5G 建设将呈现出逐步推进的态势, 领先国家先行启动大规模建设,其他国家陆续开始 5G 建设,叠加领先国家 5G 网络的扩容 补盲,整体网络投资的周期性将有所弥平。


3.5. 中兴通讯全球份额有望稳步提升

我们认为,中兴通讯在 5G 时代的主要增长逻辑在于 1)全球电信市场规模的增长,2)中 兴的全球份额有望进一步提升。我们判断中兴在全球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的主要原因包括 如下五点:(1)全球 5G 的进度排序中,中国市场处于第一梯队,有效形成产业链领先优 势;(2)5G 标准制定中,中国厂商参与度较 4G 时代大幅提升;(3)5G 技术投入巨大, 从招标结果看中国厂商整体实力显著提升。

3.5.1. 全球 5G 进展中,中国处于第一梯队,有望形成全产业链的先发优势

全球 5G 推进中,中国处于第一梯队。从国家意志上来说,5G 力争实现同步甚至引领发展。 2G 时代,我国通信标准基本空白,通信产业链尚未起步;3G 时代,政策不遗余力推动自 主知识产权的 TD-SCDMA 成为国内三大标准之一,催生了产业链萌芽;4G 时代,我国 在标准制定、技术专利上话语权不断提升,助力了产业链成长。5G 时代,目标是力争实 现第一梯队同步甚至引领发展。因此,作为中国的主要厂商,华为、中兴将充分受益中国 在 5G 时代的引领发展。


随着中国 5G 大规模建设的快速推进,中国已建成全球最大 5G 网络,推动整体 5G 设备产 业链的加速成熟,强化先发优势。2020 年国内已经建成超过 71.8 万 5G 基站,国内通信产 业链受益于 5G 建设的快速推进,能够不断完成产品迭代、工艺优化、技术完善和升级, 形成产业链集群效应,巩固先发优势,强化整体 5G 产业链的全球竞争力。2021 年,我国 全年新增 5G 基站数达到了 65.4 万个,累计建成开通 5G 基站数 142.5 万个。5G 网络已覆 盖全部的地级市,超过 98%的县城城区和 80%的乡镇镇区。我国 5G 基础网络建设进程不断 推进,为助力数字经济稳健发展注入新动能。

3.5.2. 5G 标准中,中国厂商参与度大幅提升

一流企业做标准,二流企业做服务,三流企业做产品。不管是移动通信技术还是其他领域 的国际标准组织,在制定标准的过程中,企业都希望自己提交的技术提案被标准制定组织 接受成为标准,这样可以在产品研发效率和成本上获得优势;同时尽可能多的使用拥有自 主知识的技术,也可以使企业在日后的专利交叉授权中降低成本。 4G 时代,华为、中兴、大唐在 4G LTE 的专利数排名分别为第三、第七和第十位。相比过 去的 1G、2G、3G 和 4G,在 5G 时代,以华为、中兴为首的中国企业通过不断投入研发, 在专利标准的数量和占比上均获得了提升,扭转了过去落后的状态。

从 5G 标准的专利数来看,根据 ETSI 和信通院统计,截止 2018 年底,在 ETSI 中声明的 5G 标准必要专利量超过 1000 件的企业有华为、Nokia、LG、Ericsson、Samsung、 Qualcomm 和中兴。华为以 1970 件 5G 声明专利排名第一,占比 17%,Nokia 以 1471 件 5G 声明专利排名第二,占比为 13%,LG 以 1448 件 5G 声明专利排名第三,占比为 12%。其余声明量排名前 10 位的企业依次是 Ericsson、Samsung、Qualcomm、中兴、 Intel、大唐和 Sharp。中国企业除华为外,中兴以 1029 件专利排名第 7,占比 9%;大唐 以 543 件专利声明排名第 9,占比 5%。中国三家企业的专利声明总量为 3542 件,占总 声明量的 30.3%。而美国,除了高通和 Intel,其余厂商拥有的 5G 专利数量上非常之少。


3.5.3. 5G 时代是一个全产品线的比拼,中国厂商的 ICT 完整布局优势突出

近年来,互联网行业的发展给通信行业带来了变革,IT(信息技术)和电脑 CT(通信技术)融 合的趋势愈加明显。目前,ICT 行业在网络、计算、存储等领域面临着架构极简、业务智 能、降低资本开支和营业开支等挑战,正在通过 SDN(软件定义网络)、NFV(网络功能 虚拟化)、模型驱动的业务编排、微服务等技术创新应对这些挑战。而 5G 网络架构中的网 络切片、边缘计算、网络按需定制等技术正是基于 SDN、NFV 等技术进行不断演进,具有 扁平化、软件化、智能化等特点。ICT 的发展趋势下,需要厂商具备有线网络+无线网络+ 终端+计算系统+存储系统等完整的端到端全产品线解决方案能力。

3.5.4. 四大设备商全方位比较:中国厂商优势突出

(1) 从营收、净利润角度,中国厂商过去几年发展势头较好。

从主营业务收入看,2010 年诺基亚凭借手机终端的优势,营收规模最大达到 564 亿美元, 之后逐年走低,并于 2013 年将其手机业务出售给微软,与此同时,2016 年其收购阿尔卡 特朗讯组成新诺基亚;爱立信也呈现逐步下滑态势,从 2010 年的 300 亿美元营收,到 2021 年下滑到 256.89 亿美元;华为呈现快速成长态势,从 2010 年的 280 亿美元增长到 2020 年的 1367.17 亿美元,年复合增速达到 17.2%;中兴通讯除了 2016 年和 2018 年两次受到 美国断供影响以外,基本呈现稳步成长态势,与爱立信和诺基亚营收规模的差距快速拉近。

从净利润角度看,华为近十一年来每年都是盈利的,同时呈现年复合增速达到 8.4%的持续 增长态势,主要受益于运营商的稳步成长以及手机终端业务的快速增长,各条业务线均呈 现较好的增长态势;诺基亚自 2011 年开始持续多年亏损,到 2012 年亏损达到 50 亿美元, 主要原因是智能手机时代开启后诺基亚错误判断趋势没有及时修正策略,而并购阿朗后目 前仍在整合过程中;爱立信的盈利也基本上逐年走低,2017 年和 2018 年连续两年亏损, 主要原因是中国电脑市场的下滑,2019 年爱立信宣布在全球范围内助力开启 5G 网络,逐渐恢 复盈利;中兴通讯的盈利基本上持平,2012 年出现亏损 28 亿, 2016 和 2018 年由于美 国制裁和罚款导致亏损,其他时间公司盈利基本稳定,2021 年公司业务基本从 2018 年的 制裁中全面恢复,呈现加速增长态势。 综合来看,从营收、净利润角度看,除了受到美国制裁的特殊因素,中国两大主设备厂商 均比爱立信和诺基亚发展势头好。


(2) 从毛利率角度,每一轮网络建设周期整体呈现先低后高趋势

纵向上来看,四大设备商的综合毛利率历年来维持在相对稳定的 30-40%之间,且表现出一定周期性规律。四家主要设备商在 2010-2012 年毛利率整体呈现下滑趋势,与全球主要 国家 4G 建设时点在 2011-2013 年间相关,随后主设备商毛利率开始快速提升,随着 4G 建设周期开始后连续 3-4 年呈现毛利率持续提升的态势。2014 年之后,由于全球(尤其 是海外)运营商投资压力增加以及手机业务等影响,设备商整体毛利率出现一定下滑。但 随着进入 5G 时代,2020 年开始设备商毛利率整体再次进入显著提升的阶段。

横向上看,2021 年四大设备商毛利率均同比改善,华为整体毛利率领先,中兴通讯由于 产品结构等因素毛利率居后但同比改善趋势明显。综合来看,目前四大设备商的经营基本 处在收敛回归的合理水平,接下来主要看运营商业务在 5G 时代的总体变化;在 5G 建设 的进程中,按照过去的竞争策略及产品价格走势,早期的新建招标项目毛利率相对较低, 此后随着规模效应、技术革新带来的成本端下降、以及后续扩容升级的需求等趋势,综合 毛利率有望逐步提升。

从移动通信网络建设的实际情况上看,主设备商在新一轮网络建设启动时划分市场份额后, 由于不同厂商设备不兼容,后续网络建设的议价权转向设备商,因此基站招标价格的降幅 相对较低。而上游器件领域壁垒相对较低,议价能力更多掌握在设备商手中。不同产业链 环节的壁垒差异,导致设备商在新一轮网络建设开始后,毛利率有持续提升的能力和空间。 另一方面,中兴、华为等设备商也为运营商提供 BOSS 系统等高毛利的软件系统产品,基 站硬件叠加软件产品,推动运营商业务利润率进一步提升。根据亚信科技招股书数据,中 国电信软件市场第一大供应商是亚信科技,而第二第三大供应商均为设备商。参考业务较 纯的电信软件厂商思特奇毛利率趋势,过去几年公司电信软件业务毛利率均维持在 50%左 右,高于设备商网络硬件设备 35-40%的毛利率水平。随着 5G 建设持续推进,软件系统平 台等的部署也将进一步拉动网络设备商毛利率的提升。


(3) 从人均创收和人均薪酬的角度,中国厂商享受工程师红利,具有较高的产出比。

人均创收指标:纵向角度看,华为由于 21 年制裁事件导致人均创收由增长转为大幅下降, 而中兴通信人均创收自 18 年制裁恢复后稳步提升。爱立信和诺基亚稳中略降。横向角度 看,华为的人均创收比爱立信和诺基亚高,体现了华为较高的规模效应。 人均薪酬指标:纵向看,爱立信、诺基亚略有波动基本持平,华为人均薪酬持续增长趋势 在 2019 年逐步走平,中兴在人均薪酬仍保持增长态势;横向比较看,华为的人均薪酬已 超过爱立信和诺基亚,中兴的薪酬水平也在持续提升,可见中国设备商在吸引人才上已经 具备较高的竞争力。 从人均创收薪酬比来看,华为和中兴远高于爱立信和诺基亚,中国厂商享受工程师红利, 具备较高的投入产出比,此外,从华为和中兴的对比来看,我们认为中兴仍有提升的空间, 值得期待。

3.5.5. 5G 时代,中国厂商份额有望继续提升

2020 年 3 月中国移动 5G 第二期基站主设备集采结果公布,共 28 个省份发布标包(北京、 上海、天津此次未公开招标),此次合计招标 23.21 万站,总规模约 370 亿元。中标情况看: 1)华为拿到全部 28 个标包的第一份额,合计中标 13.3 万站,总份额 57.2%; 2)中兴拿到 26 个第二和 1 个第三份额,合计中标 6.7 万站,总份额 28.7%; 3)爱立信拿到 2 个第二、14 个第三和 1 个第四份额,合计中标 2.7 万站,总份额 11.5%; 4)大唐(及信科联合体)拿到 8 个第三份额,合计中标 0.6 万站,总份额 2.6%。

从整体报价看,华为、中兴中标均价都在 16 万元/站左右,爱立信和大唐略低。此次招标 是中国移动 5G 基站主设备首次大规模公开招标,诺基亚出局,份额向国内厂商进一步倾 斜。从报价策略角度看,中兴、华为整体中标均价更高,此次 5G 规模招标结果进一步反 映出国内厂商 5G 产品技术实力持续赶超,未来中兴、华为等国内电信设备商全球整体市 场份额有望进一步提升。


电信设备商市场集中度随着 5G 等新技术的迭代而持续提升,这其中中国厂商占据了主要 的份额增量。我们认为,随着中兴、华为在 5G 技术领域的赶超,叠加中国供应链优势、 服务体系的优势等竞争优势,未来中国设备商全球市场份额有望持续提升。 从全球角度看,从 2013 年到 2021 年,全球四大主要的设备商运营商业务按收入计算,华 为的份额比例持续提升保持较高水平,中兴的份额除 18 年受美国制裁外也保持持续快速 提升趋势。诺基亚和爱立信份额有下滑趋势,爱立信的份额有趋稳迹象但诺基亚份额下滑 的趋势仍在持续。

4. 挫折之后业务已全面恢复历史最好水平,制裁到期未来可期

中兴通讯在 2016 年和 2018 年先后两次受到美国制裁,2022 年 3 月 23 日公司公告收到美 国德克萨斯北区联邦地区法院召开的缓刑期撤销听证会,裁定不予撤销中兴通讯的缓刑期 (即缓刑期将于原定的 2022 年 3 月 22 日(美国时间)届满)且不附加任何处罚,并确认监 察官任期将于原定的 2022 年 3 月 22 日(美国时间)结束,制裁事件开始逐步解决。

2018 年以来中兴通讯经历的制裁事件逐步解决,公司经营全面恢复到最佳水平。从 2020 年年报看,主营业务已基本恢复,2021 年收入再创新高:

(1)从收入角度看,2021 年公司运营商业务营收达到 757.1 亿元,占比 66.1%,同比增长 2.3%,18 年美国制裁事件影响基本消除,公司核心的运营商业务收入已达到历史最高的营 收水平,增速放缓;消费者业务收入 257.3 亿元,同比增长 59.2%,手机、家庭信息终端营 业收入保持同比快速增长;政企业务收入 130.79 亿元,同比增长 16%。公司三大主要业务 板块均实现良好增长,推动公司收入规模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2)从毛利率看,公司 2021 年综合毛利率 35.24 %,整体毛利率较上年同期上升 3.63 个 百分点至 35.24%,主要是由于运营商网络毛利率上升所致。其中运营商网络毛利率 42.45%, 同比上升 8.66 个百分点,基本回归到历史最优水平,主要是由于持续优化成本结构所致; 消费者业务毛利率 18.20%,较上年同期的 23.58%下降 5.38 个百分点,主要是由于手机产 品及国际家庭信息终端毛利率下降所致;政企业务毛利率 27.05%,基本保持稳定。随着 5G 网络建设持续推进,以及消费者和政企业务的良性发展,未来公司整体毛利率有望进一步 提升,推动公司业绩的持续成长。

(3)费用率方面,2021 年公司销售、管理和财务费用率均保持稳定,费用控制能力突出, 随着未来收入规模的持续增长,费用率有望进一步摊薄。研发费用率同比增长 1.83 个百分 点至 16.42%,公司研发为本,5G 及 ICT 等新产品仍处于研发投入阶段,随着未来各条产品 线持续增长,研发费用率有望保持基本稳定。


(4)现金流角度看,2020 年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 157.24 亿元,同比增长 53.66%,是 近十年以来最好水平。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 1209.76 亿元,超出营业收入 1145.22 亿元 64.55 亿元,公司面对运营商等大 B 客户,能够实现良好的业务回款并能够加速收回 前期销售的应收款,反映出公司经营环境的改善、市场地位的提升、话语权的增强。未来 公司有望保持良好的现金流状况,有利于公司长期健康成长。(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5. 盈利预测

1、运营商业务全球份额稳步提升,奠定公司长期成长基础

2020 年中国等第一梯队国家进入 5G 规模建设期,2021 年之后,一方面第一梯队国家 5G 建设持续推进,另一方面第二、三梯队国家 5G 建设逐步落地,拉长整个 5G 投资增长期。 同时,叠加中兴通讯全球份额有望持续提升,将推动公司运营商业务板块收入进入持续成 长期。 千兆宽带建设、东数西算背景下传输网升级扩容也将推动公司运营商业务板块的长期成长。 毛利率上看,主设备商受益 1)供应链格局变化、2)产业链成熟度提升成本优化能力增强、 3)软件等高附加值业务增加,运营商业务板块的毛利率(尤其是 5G 设备毛利率)有望稳 步提升。

2、政企业务受益 5G 应用和 ICT 领域发力,有望持续快速成长,汽车电子有望打开更大成 长空间

政企业务作为公司“第二成长曲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通讯网络、物联网、大数据、 云计算”等产品,服务器、存储、数据库等拳头产品全面发力,工业互联网、汽车电子等 战略方向持续发展,叠加渠道建设快速完善,推动公司政企业务增速有望持续超越公司平 均增速,成为公司业绩成长的重要驱动力。 毛利率上看:政企业务产品和区域结构变化导致短期毛利率略有波动,整体政企业务毛利 率相对稳定。

3、消费者业务快速发展

消费者业务包含:手机终端、固网宽带终端、家庭终端。公司 5G 手机产品、品牌和渠道 持续发力;家庭智能终端市场竞争力很强 21 年实现了高速增长。未来公司整体消费者业 务有望持续快速成长。 毛利率上看:随着公司战略聚焦,以及 5G 手机的逐步上量,预计消费者业务的毛利率和 净利率仍有提升空间。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精选报告来源:【未来智库】。未来智库 - 官方网站


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