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盘读写速度多少正常)

上班之后,我的电脑笔记本都换过,唯独U盘不动如山,依然用着2014年入手的金士顿32GB和64GB。这两个U盘陪我走过毕业求职,再到立业成家,也算立下了汗马功劳。

然而,千里马也有疲倦的那一天,前阵子我打算给笔记本做个Windows11的WTG,没想到其中一个U盘挂了,虽然通过修复手段救活了,但也让我动了“换岗”的心。毕竟发生过一次“事故”,就意味着未来会有更多次,不早点让它退休,等哪天抽冷子再给我罢工一次,说不定就耽误了大事。

为保险起见,我启用了一个新生代U盘——ORICO快闪U盘。它属于ORICO“小而快而稳”的UFSD系列,支持64GB、128GB、256GB、512GB多个档位容量,接口规格有Type-C(USB3.2Gen2,10Gbps标准)和USB-A口(USB3.2Gen1,5Gbps标准)两大类。

我之前已经买了一块C口512GB的尝鲜,经过测试感觉非常靠谱,于是这次算是复购,专门选择了给电脑、笔记本专用的USB-A口版本,同样选择了512GB容量,让它的移动存储空间一步到位。

这里给小白科普一下,现在的新型U盘有三种接口方式,一种是纯USB-A口的,与早年U盘类似,但传输标准最高可以到USB3.2 Gen1,理论上可以实现每秒半个GB的读写速度;

另一种是Type-C接口的,它相对于A口的速度翻了一倍,每秒最多可以传输1GB数据,而且C口兼容与手机/平板,可以直插手机、平板,因此用途更广泛。

但有些老PC主板、笔记本不支持C口,这个时候,除了使用C转A转接器之外,同时拥有C+A口的双头U盘就显得更好用一些。

不过,这三类U盘目前的“发力方向”不太一样。比如AC双口U盘,兼顾了两种接口,它的侧重点往往不在读写速度之上。而纯C或A口的新型U盘,往往会借用新技术实现更快更稳定的传输速度,但又不会增加体积、牺牲小巧的优势。

ORICO快闪U盘就属于这个方向的佼佼者,它的读写传输速度可以接近固态硬盘,但发热量被稳稳地压制在一条红线之内,不会因为过热而掉速。即使对其进行连续半小时以上的大量数据读写测试,也可以将传输速度稳定在一个极值之上。目前官标A口ORICO快闪U盘可以达到读取411MB/s,写入353MB/s,这样的速度已经超出普通U盘的想象力,更让人舒服的是,它摆脱了PSSD(移动固态硬盘)的体积限制,外形体积与传统U盘并无差别。

话不多说,让我们看看这款ORICO快闪U盘(A口5Gbps传输上限)的实际表现是否如意。首先测试兼容性,分别插入我的华为MateBook 14 2020笔记本右侧USB-A 3.0口,和我的华硕X570-E+5900x平台的台式机机箱前面板USB3.0接口(机箱为鑫谷开元T1全塔,主板U口支持最高USB3.2 gen2 10Gbps),U盘即插即识别,默认显示U盘卷标为:ORICO-UFSD,在台式机上盘符为J盘。

接下来用跑分软件测试该U盘的读写速度。首先使用ATTO磁盘基准测试,这款软件可以做单次测试和重复读写,我先做了单次读写,从512B到64MB基准测得结果如下,可以看到写入最高345MB/s,读取最高399MB/s,与官标读写速度基本一致。

接下来再用ATTO4.0做连续半小时的读写测试,通过这一测试来判断U盘的传输速度是否稳定,由于大量数据读写会增加U盘或移动硬盘的发热负担,不少移动设备在这一项考验中都有可能因为过热而掉速。但ORICO UFSD不但没有掉速,而且在30多分钟的测试过程中保持着不太热的机身温度,可见对温度的压制和速度的控制,ORICO做得恰到好处。

下面的常规测试,主要是使用通用的SSD测速跑分软件来获取更多的参考结果,比如CystalDiskMark 7.0,我连续进行了2次测速,一次4GB基准,一次16GB基准,两次跑分出入不大,连续读取在417MB/s,连续写入在357MB/s左右。

TxBENCH的测试结果基本雷同,连续写入404MB/s,连续读取在361MB/s(512MB基准)。

电脑

这些测试虽然印证了ORICO快闪U盘的极速的确接近了移动固态硬盘(PSSD)的水准(且不发烫),但我们还需要通过正常使用场景的测试来判定它是否真的稳定不掉速。

因此,笔点酷玩又针对不同容量的零碎文件,以及录屏媒体文件包做了实际读写测试,下图便是其中一次2GB视频单文件的写入测试,大家可以看到写入速度保持在270MB/s,全程几乎毫无波动。

了解固态硬盘的童鞋应该知道,每秒350~500MB的写入速度,已经与PSSD极为接近,而PSSD往往体积更大,还要拖着一根C to C或C to A线缆,论易用性远远不如小体积的U盘舒服。现在有了ORICO快闪U盘,那些PSSD就显得非常尴尬。

电脑

与传统U盘相比,ORICO快闪U盘可以达到更高的速度,持续半小时以上的满速读写,也是传统U盘难以企及的优势,红外测温枪实测整个过程U盘表面温度不超过53℃。

综上,无论是这种新式U盘(ORICO快闪U盘),还是移动固态硬盘(PSSD),都是以极速读写为目标,只是固态硬盘的发热问题不可避免,快闪U盘则可以很好的控制温度,无需借助主动散热或者增加散热媒介就能做到稳定极速,这样的U盘体积小巧,极速稳定,又不发热,很可能会变成未来U盘的主流形态之一。当然,科技发展变数很多,如果固态硬盘有一天成本大跳水,届时新型U盘和PSSD谁能更胜一筹还犹未可知。

这篇快闪U盘评测就写到这里,我是笔点酷玩,希望我的实测能给各位提供一些移动存储方面的选购参考。觉得有用请点赞收藏转发一波,您的支持就是我继续分享的动力!我们下期再见。

#头条创作挑战赛# #数码好物荐# #U盘# #移动存储神器#


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