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国产半导体来说,2020年是挑战与机遇并存的一年。新冠疫情一度打乱产业发展节奏,而在华为、中芯国际事件后,产业更是一度进入蛰伏期。硬币的另一面,国产半导体加速自我升级,存储器行业迎来国产替代的春天。
2019年9月,长江存储宣布量产64层3D闪存,打破了NAND Flash芯片由境外厂商垄断的格局。2020年,长江存储更进一步,宣布推出128层闪存。
长江存储的突破,自然也带动了国产存储产业的成长。尤其在主控芯片领域,涌现出一批值得瞩目的企业,得一微电子、建荣、德明利、芯邦微就是其中的代表。
打破主控芯片壁垒 这些企业够硬核
半导体产业,尤其是存储芯片产业,是典型的重技术、重资本投入的产业,闪存主控芯片也不例外。且单从技术层面来讲,主控芯片领域对人才的要求可能更高。要想做好闪存主控芯片,首先需要懂硬件、软件,还要能够攻克算法,明白接口协议等,这意味着相当高的准入门槛。
对企业而言,不仅要求有足够的资金投入,还需要具备较强的持续创新能力,以不断满足多变的市场需求。以上这些要求,对于新加入的企业来说电脑,短期内无法实现实质性突破。因而,主控芯片的壁垒不言而喻。
当前的移动存储主控芯片赛道内,有以下几位代表性玩家:
得一微成立于2017年,主要专注于固态存储,为行业客户提供存储控制芯片、工业用存储模组、IP和设计服务在内的一站式存储解决方案,产品覆盖消费级、企业级、工业级、汽车级应用。其研发的55纳米YS6285、YS6295型号的Micro SD主控芯片以及YS5083、YS5081型号的U盘主控芯片已达到行业先进制程。
建荣成立于2003年,是一家设计与销售自主知识产权芯片的集成电路设计企业。涉及的技术领域包括:各种规模的集成电路设计、前沿算法的研究与实现以及相关产品的应用。在音频类、视频类、存储类以及工控类等产品的一站式设计及解决方案方面有着深入的研究和积累,成功研发出一系列与国际技术同步的成熟方案。其研发的55纳米DM2705型号的MicroSD主控芯片已达到行业先进制程。
德明利成立于2008年,从籍籍无名一路走到如今,即将登陆A股市场。德明利不断将技术积累转换为产品竞争力,已成功投片并量产多颗闪存主控芯片,技术水平已与国际大厂不相上下。德明利研发的55纳米MicroSD主控芯片TW2981,以及40纳米U盘主控芯片USB2.0控制器TW8381均采用行业先进制程。
此外,国内其他存储主控芯片企业如芯邦微,其研发的存储芯片也已达到业内先进制程。
自主替代之路上 国产芯未来可期
“各个细分领域都做到拔尖,中国的集成电路产业才能真正崛起。”这是一些存储主控厂商对当前国产替代潮流的理解。
事实上,得一微、建荣、德明利、芯邦微等企业所践行的,正是这一目标。这些国产主控芯片企业深耕存储器核心产品,努力制造出符合市场需求的电脑高性价比存储产品,便是为全方位的国产自主可控贡献力量。
基于对产业环境的把握,国内大部分存储企业最初希望与国外的美光、SK海力士保持良好的依存关系。出乎意料的是,2016年登上舞台的长江存储,在给国产存储产业打了一针又一针强心剂的同时,也给存储主控企业带来了更多的选择。据了解,得一微、德明利已和长江存储建立合作关系。
随着美国对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封锁升级,半导体国产化已经是大势所趋。在集成电路产业写入十四五规划后,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则进一步强调: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
自主可控并非一家企业的事,而是整个产业的宏愿。国产替代的进程中,电脑需要更多的长江存储,也需要更多细分领域的领头羊。
结语
高科技产业的角逐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得一微、德明利等企业也深知这一点。
据悉,除了向客户提供存储控制芯片,得一微还提供工业用存储模组、IP和设计服务在内的一站式存储解决方案。
德明利则积极布局人机交互触控领域的触控芯片,以及光通讯领域的光芯片的研发及其产业化应用方案设计,且已取得一定成果。
相信随着国产化浪潮的持续奔腾,5G等前沿技术的大规模应用,得一微、建荣、德明利、芯邦微等国产主控厂商会一次次刷新自己的成绩,并发展成为具备国际影响力的芯片研发及产业化应用产品供应商。
电脑